一、长征多少公里路
红军长征是二万五千里,相当于12500公里。一公里等于二里,一公里等于一千米。12500公里是12500千米,所以红军长征走12500千米。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是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10月10日晚6点12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部队共八万六千人,分别自长汀地区出发,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这次转移是红军打败国民党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长征结束。长征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是红军战士悲壮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二、红军长征多少公里?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公里。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以红一方面军的行程路线长度为代表的。红一方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的数字首次对外公布,是在1935年11月13日,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为了直接领导与组织反日的民族革命战争,于1934年10月开始了北上的远征。
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长征,跨过了十一省的中国领土,以一年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胜利的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地区,同陕甘两省原有的红军取得了会合。
1935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发布的《抗日救国宣言》中,又进一步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与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曾经不断唤醒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对日作战,曾经派遣了自己红军主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历尽艰难困苦北上抗日。”
此后,中共中央在对外宣言和党的领导人讲话中,在讲到红一方面军长征时都称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虽然红一方面军各部队长征里数不尽相同,但人们都习惯按“走的最远的部队”二万五千里,来称红一方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一方面军长征所走距离确有二万五千里
红1军团直属队在长征中共走了18095里。依据该表中所列红1军团直属队长征经过的地点,后来测绘部门在比例尺1:10万的地形图上用仪器进行测量,并按照当地地形,在平面计算结果基础上乘以坡度系数,得出实际里程为9249.5公里,即18499里,比里程表上的18095里还略远一些。以误差在正负2%计,两者的距离基本上是吻合的。
这就证实,当时里程表上的数字是准确可靠的。18095里只是红1军团直属队单纯行军的里程。作战部队的行军路线更加复杂,加上侦察、筹粮、作战、做群众工作等,所走路程比机关更多。所以,根据有关资料进一步分析计算,红一方面军长征中走得最远的部队,所走距离确有二万五千里。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解读长征(6):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如何统计的?
三、红军长征共多少公里?
红军长征的路线为:出发地为江西省瑞金等地,途径乌江(强渡乌江),到达遵义(召开遵义会议),之后的红军经历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惨烈战役,经历艰难险阻到达陕北吴起,最终到达甘肃会宁。
红军长征一共12500公里,红军长征是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扩展资料:
长征的作用:
1、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反对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2、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3、长征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他们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
四、红军长征多少千米
红军长征是二万五千里,相当于12500公里。
1934年10月开始,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分别开始长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也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第二、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合,结束了长征。其中红一方面军长征历时两年,转战十一个省,最远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的由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初并没有使用“长征”这个名称。中央红军行动之初,所确定的行动目标是到湘鄂西地区与红2、红6军团会合,然后实施反攻,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恢复中央苏区。因此,当时所使用的名称是“长途行军与战斗”、“远征”、“转移”或“战略转移”,而在中革军委与红军总部机关所发布的命令、指示中则称之为“西征”“突围”。这些名称,一直使用到了1935年5月中央红军经过彝民区。此时,距离中央红军离开江西中央苏区已经有七个多月的时间了。
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地区彝民区,红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在成立冕宁县革委会大会上,朱德讲话中又提到“长征”一词。这是最早见到使用“长征”一词。
五、红军长征多少公里
红军长征12500公里。
红军长征是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在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的原因
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2、考虑重开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动进行战略转移。中共中央率中央红军主动撤离中央苏区,前往湘西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重建革命根据地,重开革命新局面。
3、原来相对稳定的战略格局被打破,局部长征最终演变成整个主力红军的长征。
4、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成为直接影响长征决策、进程和方向的重大因素。
六、红军长征走了多少公里?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
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扩展资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众所周知,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的时间里面,红军辗转十四省,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的英雄史诗。
惠于中华文明熏陶的华夏儿女,以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除了作为修齐治平的政治理念外,还作为一种传统、一种信念存在于每一个老百姓的心中。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这种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