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瞿在姓氏中读ju还是qu?
瞿在姓氏中读qú,声母q,韵母u,声调二声
拼音qú,jù。“瞿”始见于战国,战国文字大多由“隹”和“䀠(jù)”组成。下部的“隹”为禽鸟的象形,表示瞿的本义与鸟有关。瞿(qú)姓,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之一。瞿父是瞿姓的始祖,后世子孙遂以瞿为姓氏,沿用至今。
姓氏名人
1、瞿通:合肥人,明朝开国将领,随朱元璋开国有功,在江淮军中以使长枪有名,文武全才,勇武有加。生子瞿能。
2、瞿能:合肥人,明朝开国将领,父瞿通,洪武中,累官都督佥事。瞿能墓、其父瞿通墓前渡碑立记,以传后世。
3、瞿佑:字宗吉(1334—1427),号存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明初著名文学家。著有《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等20多种,还著有小说集《剪灯新话》等著作。
二、瞿怎么读拼音
读音:qú、jù
qú声母:q,韵母:u;jù声母:j,韵母:u
基本释义:
一、[ qú ]
1、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2、〔瞿聃〕佛陀与老子,为“佛”、“道”两教宗奉的教主。
3、〔瞿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后以瞿昙为佛的代称,亦称“乔达摩”。
4、姓。
二、[ jù ]
惊视,惊恐四顾。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瞿,鹰隼之视也。从隹,从,亦声。凡瞿之属皆从瞿。
白话版《说文解字》:瞿,鹰隼逼视的样子。字形采用“隹、”会义,“”也是声旁。所有与瞿相关的字,都采用“瞿”作边旁。
词语解释:
1、瞿上
[qú shàng] 古城名。故址在今 四川省 双流县 东。相传 蚕丛氏 所都。
2、瞿昙
[qú tán] 释迦牟尼的姓。一译乔答摩。亦作佛的代称。
3、瞿所
[qú suǒ] 传说中的木名。
4、瞿唐
[qú táng] 见“瞿唐峡”。
5、瞿父
[qú fù] 传说中的山名。
6、骙瞿
[kuí qú] 急速奔走貌。
7、瞿塘
[qú táng] 见“瞿唐峡”。
三、姓氏瞿怎么读?
姓氏瞿读音是qú。
瞿姓是中国姓氏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瞿”字作为姓氏字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于:商朝第二十八位君王“武乙”,姓“子”名“瞿”, 因此人们把商朝武乙为瞿姓起源最早的时间起点。从最早作为姓氏字出现,到作为一个专用的姓氏字稳定传承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瞿氏一族作为贵族最早主要生活在商朝都城“朝歌”一带,并不是与之相距1500公里的四川双流。在商朝公元前1113年至1046年(商朝灭亡)及以后的几年里,瞿氏最早的先祖是生活在的商朝都城及其附近的区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到安阳一带。
瞿姓人口:
瞿姓人口最早始于商朝,而后随着商朝的败落消逝,瞿姓的人四处逃串,分布不匀。在南宋时期,瞿姓一族多是朝廷组织的移民,或官派镇守边关,或外迁为官。汉唐至北宋期间,力士战乱不断,人们四处逃荒,瞿姓的老百姓,被迫多次向外迁移。
但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瞿姓人口大量南迁。尤其是在清朝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人口迁移更多。现今的瞿姓人口约有50万左右,占据全国总人口的0.003%左右。
四、瞿怎么读
瞿的拼音:qú(声母q,韵母u,二声)jù(声母j,韵母u,四声)
基本字义:
瞿(qú、jù)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其古字形像鸟睁大眼睛惊视的样子。本义指像鹰隼一样地惊视,又引申为人惊恐回顾的样子,读作jù。又音近通“戵”“衢”等字。现代汉语主要用作姓氏,读qú。
笔顺:
组词解释:
1、瞿唐[qú táng]见“瞿唐峡”。
2、瞿父[qú fù]传说中的山名。
3、瞿地[qú dì]四通八达的地方。瞿,通“衢”。
4、瞿老[qú lǎo]指老和尚。
5、骙瞿[kuí qú]急速奔走貌。
五、瞿怎么读?
瞿的读音是qú和jù,声母是q和j,韵母都是u,声调是第二声和第四声。具体解释如下:
1、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2、〔~聃〕佛陀与老子,为“佛”、“道”两教宗奉的教主。
3、〔~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姓瞿昙。后以瞿昙为佛的代称,亦称“乔达摩”。
4、姓。
惊视,惊恐四顾:~~
a.惊顾的样子;
b.迅速张望的样子;
c.勤谨的样子。~然。
扩展资料
笔画
部分词语具体解释:
1、瞿昙
[qú tán]
释迦牟尼的姓。一译乔答摩。亦作佛的代称。
2、瞿如
[qú rú]
传说中的鸟名。
3、瞿然
[jù rán]
畅厉貌;惊视貌。
4、瞿塘
[qú táng]
见“瞿唐峡”。
5、瞿瞿
[qú qú]
惊视不安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