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台滑雪起源于哪里?
跳台滑雪起源于19世纪的挪威
跳台滑雪起源于19世纪的挪威,1924年,跳台滑雪被列为冬奥会项目;1976年,国际滑雪联合会决定将标准坡度和大坡度分别由K70和K90改为K90和K120。1982年,吉林市成立了跳台滑雪队。1984年,中国国内举行了首次跳台滑雪比赛。
2003年,中国跳台滑雪队获得赞助并常年在奥地利训练。自由式滑雪最高组织机构是国际滑雪联合会,总部设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中国最高组织机构为中国滑雪协会,总部设在北京。
扩展资料:
比赛规则
滑雪者两脚各绑一块专用的雪板,板长2.30-2.70米,宽11.5厘米,板底有3-5条方向槽。比赛时运动员不用雪杖,不借助任何外力,以自身体重从起滑台起滑;
经助滑道获得11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于台端飞后,身体前倾和滑雪板成锐角,两臂紧贴体侧,沿自然抛物线在空中滑翔,在着陆坡着陆后继续自然滑行到停止区,然后根椐从台端到着陆坡的飞行距离和动作姿式评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跳台滑雪
二、跳台滑雪起源于哪个国家?
跳台滑雪起源于挪威,又称跳雪。
1860年,挪威德拉门地区的两位农民在奥斯陆举行的首届全国滑雪比赛上表演了跳台飞跃动作,后逐渐成为一个独立项目并得到广泛开展。
1879年在奥斯陆举行了首届跳台滑雪比赛。1883年被列入霍尔门科伦滑雪大奖赛。19世纪末,先后传入瑞典、瑞士、美国、法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家。
扩展资料
跳台滑雪比赛规则
比赛时每个国家单项限报4人,团体限报一个队4名运动员。比设有90米级、120米级和团体3个男子项目。
滑雪者两脚各绑一块专用的雪板,板长2.30-2.70米,宽11.5厘米,板底有3-5条方向槽。比赛时运动员不用雪杖,不借助任何外力,以自身体重从起滑台起滑,经助滑道获得11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于台端飞后,身体前倾和滑雪板成锐角,两臂紧贴体侧,沿自然抛物线在空中滑翔,在着陆坡着陆后继续自然滑行到停止区,然后根椐从台端到着陆坡的飞行距离和动作姿式评分。
跳台滑雪有5名裁判员。裁判员根据比赛选手两次姿态判分,姿态得分与距离得分相加,距离分以飞行的米数来行算。飞跃姿势裁判共5名,每人打分占2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满分为60分。
距离计算采取“2舍3入法”,如60.20米作60米;60.30米则作60.50米;60.70米作60.50米,60.80米则进为61米。姿式的最高分为20分,在评姿式分时,跳跃得分占重要比例,成功的可得6-20分,失败则得0-12分。跳台滑雪的技术动作包括四部分分别是助滑、起跳、空中飞行和着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跳台滑雪
三、跳台滑雪起源于哪个国家
跳台滑雪起源于19世纪的挪威。1860年,来自挪威德拉门(Drammen)地区的两位农民,在克里斯蒂安尼亚(Christiania)镇举行的首届滑雪比赛大会上,表演了跳台飞跃。
同年,出生于挪威南部特勒马克地区(Telemark)摩耶达尔村(Mogedal)的桑德拉·诺德海姆(Sanddla nordheim)曾不拿雪杖跳过30余米。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30余年。他因发明滑雪板固定器而被誉为滑雪运动的奠基人。1862年,首次跳台滑雪比赛在海德马克郡东部的特吕西尔(Trysil)举行。
比赛规则:
跳台滑雪比赛中的跳台由助滑坡、着陆坡、停止区组成。比赛时每个国家单项限报4人,团体限报一个队4名运动员。比设有90米级(原为70米级)、120米级(原为90米级)和团体3个男子项目。
滑雪者两脚各绑一块专用的雪板,板长2.30-2.70米,宽11.5厘米,板底有3-5条方向槽。比赛时运动员不用雪杖,不借助任何外力,以自身体重从起滑台起滑,经助滑道获得110公里/小时的高速度,于台端飞后。
身体前倾和滑雪板成锐角,两臂紧贴体侧,沿自然抛物线在空中滑翔,在着陆坡着陆后继续自然滑行到停止区,然后根椐从台端到着陆坡的飞行距离和动作姿式评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跳台滑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