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是从哪里,什么时候,什么途径传入中国?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由官方传入中国明帝永平十年(67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摄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 

二、佛教最早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在秦始皇时代。

根据多年考古实践与文献研究,中国有考古学家认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或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断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在秦始皇时代。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

扩展资料:

佛教观点

1、否定宿命论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

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2、缘起论

《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又说:“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既然是众缘所生,就是无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认为,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空”。

那么,什么是因缘呢?因者是主要的条件,缘者是辅助的条件,主要的条件和辅助的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备主因和辅因。当因缘具备的时候,事物就存在;因缘不具备的时候,事物就消失。

缘起论是般若思想的基础。般若重视“缘起”。《佛说造塔功德经》里有一个偈语:“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今天,我们不论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这四句话都是对的,世界并不是神创造的,确实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这是佛教的根本道理,也是般若最核心的思想。“缘起”是我们理解般若思想的一个重点。

3、反对自杀

佛教认为人身难得。众生在无量劫的轮回中,获得人身的机会如“盲龟值木”,极为难得。对修学佛法来说,人身无八无暇、有十圆满,是学习佛法最好的善缘条件。无论我们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追求世间的幸福生活,还是修学佛法,追求出世间的解脱利益,都要依靠这极为难得的宝贵人身。

传印会长指出,佛教既反对杀生,也反对自杀,更倡导护生。对自杀行为,佛陀有明确的呵责和禁止:“汝等愚痴,所作非法!岂不闻我所说慈忍护念众生,而今云何不忆此法?”并制定戒律:“若自杀身,得偷罗遮罪。”因此,所谓“自焚不违背教规教义”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4、反对末日邪说

末日传言没有任何佛教经典依据,佛教是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的宗教,佛教徒不应该轻易相信和传播世界末日的说法。佛教宣称每天都是好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