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象之年是指多少岁
舞象之年,一般是指男子的15~20岁时期的称谓,是成童的代名词。
正确使用词语,才可以让语言的表达更加的规范和精准化。
正确使用词语方式:
要掌握和运用好同义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同义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同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同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细微差异。
(一)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可将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三类。
1.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的词语。如:鼓励、成果、抵御、聪明、节俭、呵护。
2.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斥的感情的词语。如:煽动、后果、抗拒、狡猾、吝啬、庇护。
3.中义词:不表示褒贬的词语。如:鼓动、结果、抵抗。
(二)从词语的语体色彩方面进行辨析
词语除感情色彩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称之为语体色彩。
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对话、文艺作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朴实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
舞象之年是什么意思
舞象之年的意思是古代男子15岁-20岁时期。
出自:
1、《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2、《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相关年龄段称谓:
1、不满周岁——襁褓;
2、2~3岁——孩提;
3、女孩7岁——髫年;
4、男孩8岁——超年;
5、幼年泛称——总角;
6、10岁以下——黄口;
7、13~15岁——舞勺之年;
8、15~20岁——舞象之年;
9、12岁(女)——金钗之年;
10、13岁(女)——豆蔻年华;
11、15岁(女)——及笄之年;
12、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13、20岁(女)——桃李年华;
14、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梅之年;
15、至30岁(女)——半老徐娘;
16、20岁(男)——弱冠;
17、30岁(男)——而立之年;
18、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19、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20、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21、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22、80岁——杖朝之年;
23、80~90岁——耄耋之年;
24、90岁——鲐背之年;
25、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