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爱新觉罗阿齐那是谁啊
爱新觉罗·胤禩(1681年3月29日-1726年10月5日),康熙帝第八子,母良妃卫氏,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出生。年幼时书法差劲,康熙令书法家何焯为其侍读。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胤禩部署夺嫡,颇得朝野支持,为康熙所忌恨。雍正即位后封其为廉亲王,总理事务王大臣,在初期稳定局势起了重要作用,雍正四年以失职渎职为由遭到雍正帝清算,议罪夺爵幽禁不久病故,雍正深恶之,改其名为“阿其那”,意为厚颜无耻,旧说为狗的意思。
二、阿其那是谁了
阿其那,满语音译。旧说是狗的意思。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雍正皇帝 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和‘塞思黑’。”
八弟胤禩,是雍正兄弟中最为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但是,“皇太子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雍正继位后,视胤禩及其党羽为眼中钉、肉中刺。胤禩心里也明白,常怏怏不快。雍正继位,耍了个两面派手法:先封胤禩为亲王——其福晋对来祝贺者说:“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这话传到雍正那里,命将福晋赶回娘家。不久,借故命胤禩在太庙前跪一昼夜。后命削胤禩王爵,高墙圈禁,改其名为“阿其那”。“阿其那”一词,学者解释有所不同,过去多认为是“猪”的意思,近来有学者解释为“不要脸”。胤禩又被幽禁,受尽折磨,终被害死。
三、雍正继位后,为什么要把八阿哥的名字改为阿其那?
因为雍正帝在夺嫡争斗中,获得了胜利,故意对自己的政敌八阿哥进行了打压。雍正帝的继位是经历过激烈的争斗,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而八阿哥与当时的四阿哥因为争斗皇位,关系变得非常差。八阿哥为了继承皇位,私底下还做了很多陷害四阿哥的事情,四阿哥则是很厌恶一直给自己使绊子的八阿哥。
不管是八阿哥还是四阿哥继承皇位,他们都会打压对方。而四阿哥继承皇位后,对八阿哥的打压是从名字开始的。雍正帝为八阿哥取名为阿其那。阿其那是什么意思呢?后世的学者考究得出,极大的可能是侮辱、骂人的话。因为后人对满文并不熟悉,所以对于阿其那的意思,争论比较多。有人说阿其那是猪狗的意思,也有人说阿其那是冻鱼的意思。
雍正帝为自己的弟弟八王爷另取的这个名字,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可以比较一下九王爷的新名字塞思黑,意思是讨厌的人。雍正帝为两个兄弟改名,其实代表的是他不承认两人是自己的兄弟。而且改了名字的两个人就不是玉蝶上的人了,相当于雍正帝将自己的两个弟弟赶出了家族,连他们的后代也被逐出玉蝶之外。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当自己得势的时候,肯定会去“教训”那些曾经欺负自己、侮辱自己的人。雍正帝念在是兄弟的份上,并没有处死八阿哥,但是他想对八阿哥进行侮辱,是很简单的事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阿哥突然被改成了一个极具轻蔑性和侮辱性的名字,当时的八阿哥肯定也是很羞耻的。
总的来说,雍正帝为八阿哥取名其实是一种胜利者的炫耀和轻视。八阿哥在夺嫡战争中输了,他的竞争对手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皇帝,他自然也就需要面对皇帝的打压、为难。“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是八阿哥成为了皇帝,他对四阿哥所做的,很可能不只是改名、驱逐出家族那么简单了。
四、阿其那和塞斯黑什么意思?
一、阿其那的意思
“阿其那”是八阿哥允禩的“重命名”,在满语里意思大概是指畜类、狗之类的东西,引申出来大概是骂允禩是个狗东西;也有说“阿其那”原义为“去驮着你的罪行吧”,这里把允禩比作“轰出门去的讨厌的狗”。
二、塞斯黑的意思
“塞斯黑”是九阿哥允禟的“重命名”,满语原义为“去颤抖吧”,也有说是“野公猪剌伤人”的意思,这里估计是把允禟比作“刺伤人的、可恨的野猪”之意。
扩展资料
八阿哥和九阿哥被改名的原因:
雍正在即位之后,害怕他俩危害朝政,就把他俩罢黜为庶民,后来在第四年给他俩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斯黑”。
鲁迅在《准风月谈·“抄靶子”》提到, 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齐纳”和“塞思黑”。
五、清朝的八王爷被雍正批评为”阿其那”,”阿其那”是什么意思
阿其那,满语“akina”的音译,旧说为狗的意思。此说多见于市井流传,学界对该词汇解释看法不一。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 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和‘塞思黑’。”
80年代初,满语专家玉鳞先生曾在《红楼梦学刊》上发表文章,从满语口语词义的角度对阿其那与塞思黑之名作过解释,他认为此二词源于满族人的大众口语,阿其那是由满语词根“爱其”或“阿其”演化而来,阿其那就是把某人像“狗”似的厌恶赶走的意恩。
扩展资料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其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