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外形特点描写三年级
大熊猫的外形特点描写三年级如下:
熊猫又圆又胖,慢慢地爬行。 熊猫的头上有白头发,两只黑色的小耳朵,实际上是非常小的眼睛,但是它的眼睛被一圈黑头发包围着,这使得熊猫看起来非常可爱。 它全身都是白色的皮毛,但有四只爪子是白色的。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深受大家的喜爱。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在树林中和雪地上,不易被天敌察觉。相对锋利的爪子和发达的后腿帮助熊猫快速爬上大树。
介绍熊猫的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介绍熊猫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介绍熊猫的作文1
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熊猫的家主要在四川、甘肃、陕西省的各个山岭里,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之一,被人们称为“国宝”。
熊猫一竹子为主食。它们最喜欢吃箭竹了,他们吃竹子是先剥皮,看看有没有纤虫,经过一番检查之后,才可以吃的。
熊猫刚出生只有150克左右重。相当于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但是,过了一个月以后,熊猫的体重可达2公斤,过三个月后,体重可达5、6公斤重了。
妈妈经常把熊猫宝宝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摩,外出时也会把小熊猫叼在嘴里,或使用背驼着。迈着瞒姗的步子走来走去,熊猫母子也经常嬉戏玩耍,高兴的时候,也会在平坦的地上翻筋斗。非常亲热的。
熊猫的毛又黑又亮,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对黑乎乎的眼睛,好似戴着一副墨镜,可爱极了!再加上一身黑白相间的毛,更显的美丽了!
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还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也有时它会翻一个身,用前爪揉揉惺忪的眼睛,然后伸个懒腰。好像人的样子似的。
等小熊猫四、五个月大时,熊猫妈妈就会教小熊猫爬树、洗澡、游泳剥食等本领。
长大以后每天要吃20公斤的箭竹,有时我也会捕捉竹林里的竹鼠“美餐一顿”哦!
熊猫完全长大后身体软胖,四肢粗壮,身体长约15米,肩高约70——80厘米,体重约70——125公斤。
小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应该更加了解熊猫了吧!
介绍熊猫的作文2
熊猫,乃是国家之宝,全世界只有1000多只。熊猫那憨态可掬的样子总会给我们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熊猫的原产地之一,就是我们四川成都。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去到大熊猫繁育基地去看一看我们国宝大熊猫。
今天一早,我们快乐地出发了,虽然路程十分遥远,却丝毫没有妨碍我们拜访大熊猫的兴奋心情。一进大门,就看到许许多多的竹子,形成一条林荫小路。竹子根根又高又细,像许多有着披肩长发的姑娘们正在欢迎我们。这里幽静清香,环境十分优美,像在仙境一般。经过许多曲折,我们终于见到了大熊猫。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只正在熟睡的大熊猫。它那又大又黑的眼睛紧闭着,被它的“黑眼圈”盖住了,又肥又大的身体不时翻动着,可爱极了。
而我最喜欢的是一只正在吃竹子的熊猫。它大大的眼睛,盯着手里的竹子,坐在一棵树旁吃着。它“一手”抓着竹子,“一手”托着竹子,两只脚还紧紧地把竹子夹住,生怕别人把它的竹子抢走,让人看着就想发笑。它吃竹子时,先把头向右边倾,然后再像吃甘蔗一样把竹子的皮撕开,把中间的软竹子吃个一干二净。只见它吃了一根又一根,好像吃不饱似的。原来,熊猫的消化很差,吃进肚子里的竹子几乎都原封原样地拉了出来,所以熊猫一天要吃100-200千克的竹子才能吃饱。听说,熊猫光是吃竹子,就要吃5至11个小时,这让我十分感叹,熊猫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胃王呀!
熊猫的可爱、憨态可掬,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是熊猫为什么是国宝,为什么只有1000多只呢?就是因为非法狩猎。我希望世上没有非法狩猎,没有国宝,没有保护动物。
介绍熊猫的作文3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虽然我没近距离看过它,但电视上的大熊猫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熊猫憨态可掬,非常可爱,它的可爱表现在它的形态、吃相和步态中。
刚出生的大熊猫通体都是粉红色,那时我还不相信他是大熊猫,它只有我们的一个大拇指那么大。等长大一点儿后,虽说是黑白相间的毛也已经长得齐全了,要是仔细观察的话,其实它的毛色是白中带黄的。它还有两个黑眼圈,我想他是熬夜玩游戏变成的吧。熊猫妈妈抱着它,小熊猫依偎在熊猫妈妈的怀里,这画面让人看得实在有些欣慰。成年的熊猫已经完全改变了容貌。它变得那么肥嘟嘟、毛茸茸的了,身体也变得强壮起来。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肥嘟嘟的大熊猫竟然是个爬树高手。看!那边有一只大熊猫正在爬树呢。它手脚并用,互相交错开来爬,似乎很吃力,它要是累得满头大汗,便坐在树枝上休息了起来,有时坐着坐着还睡着了,可真厉害!有的大熊猫的姿势更销魂,一只手抓着树枝,一只脚踩着枝干,太厉害了。还有只大熊猫弯着腰,原来大熊猫的脖子也是黑的,弯下腰来,它就变成了一只带围巾的大熊猫,它可真赶潮流。
大熊猫要是饿了,双手抱拳一样拿起竹叶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看它吃的津津有味,我看得也口水直流。显然它已经到达了吃货的境界。在它两旁的大熊猫可不安分,为了食物你争我抢的,有的歪着脑袋,有的吧主也塞满了嘴巴,生怕被人抢走了。
大熊猫走路时是内八字,可能它那肉嘟嘟很重,它就得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好像每走一步,它的肚子都在颤动。可爱极了。
大熊猫真可爱,有机会我要去亲自摸摸它,抱抱它。
介绍熊猫的作文4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你对大熊猫有了解吗?我读了《动物探索》后,很想和大家一起认识珍贵的大熊猫。
大熊猫的历史
早在200多万年以前,大熊猫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那时候,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丛里中,都有大熊猫出没。然而在距今20万年前,随着严寒气候的逐渐南移,大熊猫分布的范围也日益缩小。后来人类对山区的开发,让大熊猫灭亡的更快了。大熊猫是我国的特产动物,也是世界闻名的珍稀动物,我国现在有大熊猫1100多只,真是物以稀为贵啊!
大熊猫的食性
它属于食性单一的动物,这也是大熊猫数量稀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大熊猫是以吃竹子为生的,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平均吃50千克竹子,一年中吃掉的竹子有1。5——2万千克。如果没有竹子,国宝也就灭亡了。
大熊猫的繁殖
熊猫的繁殖低下,也是熊猫数量不多的重要原因。大熊猫发情期很短,一年只不过两次。雄性大熊猫的`发情期大约持续30——40天,而雌性大熊猫只有8——20天。再加上熊猫平时“孤芳自赏”,不相来往,到了发情期,才漫山遍野去寻找伴侣,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大熊猫产下的幼仔很难成活,幼仔浑身无毛,比老鼠还小,到两个多月才有视力,100天后才能勉强爬行,往往由于寒冷、饥饿和敌害而死亡。
大熊猫实在是太可怜了,它的食物只有一种,而且还是数量不多的竹子。而它的幼仔也很可怜,因为它的幼仔两个多月才能看见东西,100天后才能勉强行动。我知道了熊猫珍贵的原因,是因为它的数量太少。我倡议大家保护动物,尤其是要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
介绍熊猫的作文5
在我们祖国的四川,有一种憨态可掬,有惹人喜爱的动物。它可以称之为我们祖国的一大象征,我们的国宝——熊猫。 它的样子十分可爱。耳朵小小的,仿佛是镶嵌在它头上似的。毛茸茸的身子圆滚滚的,好像一个会活动的球。它的耳朵,眼睛及周围,还有它的四肢都是黑色的,而其他部分都是白色的绒毛。
它最爱的食物是竹子。每天它必不可少的食物还有竹笋。每当人们给它竹子和竹笋吃的时候,它总会开心得像个孩子。熊类动物获取食物时,必不可缺的工具就是它们的爪子,对于一般的熊来说,爪子有很大的作用,它们可以用爪子攻打猎物。而熊猫,虽然它不会用爪子攻打猎物,但却对它拿竹子或圆状的物体时有很大作用,而其他熊类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熊猫在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后,由原本的食肉转变成了食素,而他们的爪子也由五指渐渐变成了六指,所以熊猫可以食用竹子。
熊猫生下来时总是让人爱不释手。刚刚出生的小熊猫个头很小,只有成人的一个手掌那么大。小熊猫生下来大概1到2周后,毛发就会长密了。而它在6到8周时,它们可以睁眼了,并开始长牙了。长大后的小熊猫要学习爬树的本领,这样才能保护好自己。
世界上熊猫数量已经渐渐变多了,它的一举一动都令人们喜爱万分,但还是会有一些意图不轨的人想要伤害它们。所以,让我们一起保护它们,珍惜它们吧!
介绍熊猫的作文6
大熊猫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我们都很喜欢它,可是对于它的生活习性,有可能大家了解的并不是很多。
大熊猫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他们的故乡在四川。大熊猫的毛色光亮得体,一身雪白毛间有几处黝黑的毛色身材胖乎乎的,它的毛摸起来非常柔顺,我想:一旦到了冬天谁要能和它亲密接触,肯定会觉得很温暖。它不像其它动物比如大象、狮子等。如果比谁更暖和那大熊猫肯定排行第一,这是不用说的。
大熊猫可不是随处可见的,得亲自到动物园里去观看。大熊猫的家中有很多娱乐设施。有些大熊猫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悠闲地散步。有时会在家中和同伴们一起做游戏或望望笼子外面围观的人群。有时却耷拉着头,像在思索着什么?要是它高兴了,还会在地上翻几个筋斗或者和同伴们一起追逐打闹。
它吃东西的时候,总是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它用前爪抓住竹叶往嘴里塞,慢条斯理,温文尔雅。大熊猫最喜欢吃的是鲜竹笋,此外还有竹叶、竹茎、以及牛奶和鸡蛋等。吃饱了当然还要喝水,它慢慢的走到水池边,匍匐着身子,用前爪抓住围砖,低下头一咕噜喝了起来。吃饱了喝足了,当然大熊猫该去睡觉了。它睡觉时平常都是腹朝天,偶尔还会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像妈妈送小宝宝入眠似的。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人类千万别等到灭绝了,才知道珍惜!
介绍熊猫的作文7
大熊猫,乃是国家之宝,全世界只有1000多只。熊猫肥肥的身体,肥肥的爪子,贪吃的嘴巴,总会给我们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
大熊猫五分像熊,五分像猫,怪不得人们叫它熊猫;它肥肥的身体,肥肥的四肢,还有那特大号“墨镜”;可能是熊猫经常熬夜,熬出来的黑眼圈吧;熊猫的毛看着非常光滑,毛茸茸的耳朵不时地伸缩,好像在倾听什么;熊猫的尾巴很短,四肢黑黑的,走起来屁股一扭一扭的,逗得我们不笑都不行。
它吃竹子的时候也很有趣,先是紧紧地抓住竹子。生怕有人抢走了美食;接着,它左一口,右一口,津津有味地吃着,它吃竹子时从不“三心二意”我连叫了它好几声它都不理我。它吃完竹子,用那肥肥的爪子擦了擦嘴,就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
这一幕,惹得人们合不拢嘴。突然,大熊猫坐了起来,用爪子摸摸脑袋,用好奇的眼光望着我们,好像在说:“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吗?你们在笑什么呢?”它这一动作更是让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熊猫做出无奈的样子,然后在地上翻了个筋斗,像个皮球似的在地上翻滚着,人们看到了连声叫好,大熊猫好像明白了大家的意思,迈着骄傲的步子走到围栏边,一挥手,又往回走,像领导视察似的,我们先是一愣,随后哄堂大笑。
大熊猫虽然很贪吃,但我把它那种贪吃当做可爱;熊猫虽然很笨拙,但我把它那种笨拙当做幽默。它不像狮子那样厉害,不像猴子那样机灵,但它比狮子温驯,比猴子可爱。这就是大熊猫,多么可爱啊!
介绍熊猫的作文8
这天,学校组织秋游,我们去了熊猫基地。熊猫基地座落在成都市北郊,里面栽种了大片大片熊猫喜食的竹子,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和翠绿色的小草点缀其中,美丽极了!
沿着幽静的小路,我们来到了一栋栋熊猫别墅前。大熊猫长的肥乎乎的,头上两只大大的黑圆圈,似乎没睡好的样子,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毛大衣,懒懒的样儿让人真想抱抱它。他们有的趴在洞里“呼呼”大睡;有的懒洋洋地移着小方步;还有的用两只前爪紧紧握住竹子往嘴里送,头偏着咬住竹子,津津有味地啃着。
那边,两只大熊猫用锐利的爪子紧紧抓住树干,慢慢向上移动着笨重的身体。爬上树后,抱住对方就你推我、我推你,还没决出胜负,两个小调皮一起从树上滚了下来。嗯,它们还不服气,又抱在一块推起来,像个大大的毛皮球一会儿滚到东,一会儿滚到西,弄得气喘吁吁的。它们一定想:太累了,吃点东西再说吧!于是两个小调皮停了下来,抱着旁边的竹子使劲啃了起来。一只更小的大熊猫,偷偷地躲在洞里吃东西,时不时探出头来看看我们,瞧了瞧打架的哥哥们,又害羞地缩回头去,继续享用着美餐。啊,这一切真是太有趣了!
我们继续向前走着,李老师突然说:“小声一点!”我们过去一看,哇,是刚生出不久的大熊猫!一共六只,毛色黑白相间,他们乖乖地躺在铺了布的草地上“呼呼”大睡!有几只还在动呢,好像很享受的样子,真可爱呀!
这次我们看到的大熊猫真是太可爱了,难怪是我们的国宝呢,希望下次还能来看它们。
介绍熊猫的作文9
今天阳光明媚。吃过午饭,我与爸爸妈妈去动物园转了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晒晒温暖的太阳。
进入动物园后,映入眼帘的是那高挂的横幅:欢度春节。我们来到熊猫馆,只见六只可爱的小熊猫,在阳光充足的玻璃围墙内慢悠悠地转来转去,似乎想出来。我们走到跟前,小熊猫见有人过来,立刻走上前来,站起身,抬起两只小前爪,眼巴巴地望着我们,那样子好像在说:大过年的,你们来串门,总该带点啥吧,我们给你们拜年了。我灵机一动,从口袋里拿了颗糖,在它们眼前一晃,有只小熊猫立刻趴下身子,瞪起大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这颗糖。我把糖向右移,它就往右走,我把糖向左移,它就往左走,它那着急的、傻傻的样子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爸爸拿过我手中的糖,轻轻扔进玻璃围墙内,六只小熊猫一拥而上去枪,最后还是一只比较强壮的小熊猫枪到了,它迅速叼起糖,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眼睛一睁一闭的,十分好玩。有一只看得眼馋,就走上前去,用鼻子嘴巴靠近那只小熊猫的嘴巴想夺过那颗糖,这下那只小熊猫不愿意了,把头一扬,躲到别处吃去了,可那只小熊猫实在太想吃糖,仍然跟在它后面,一心想夺回糖果,这下那正在品尝美味的小熊猫生气了,它举起小前爪,把那凑过来的小熊猫的脸拍了回去,好像是在说:“这是我的,别抢!”大概是挨了那巴掌后学乖了,它不再和那只小熊猫抢食了……
哎!大过年的,你们就不懂得互相谦让吗?以后一定要发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哟!
介绍熊猫的作文10
小朋友,大家都知道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可是对它的习性,有的小朋友就不一定完全知道了。为揭开这个迷,最近我特意对它作了一次观察。
熊猫是一种很珍贵的动物,很惹人喜爱。它四肢较短,行动缓慢,毛茸茸的面孔上有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在加上一身墨黑墨黑的毛,更显得美丽、可爱。 熊猫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悠闲地散步,愉快的玩耍。有时抬头望望人们,有时却低着头,好像在寻找什么,有像在思索着什么。当它高兴的时候,就在地上翻跟头,像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 凶猛睡觉的时候,腹部朝天。有时,它用前爪轻轻的拍着肚子。
有时,它两腿一蹬,就翻了个身。我还以为它睡醒了,其实它还在睡。它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手揉了揉惺松的眼睛,好奇地望了望人们,迈着蹒跚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了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
熊猫吃东西时,常常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叶往嘴里送,它爱吃鲜嫩的竹叶、竹茎,还有牛奶和鸡蛋。 熊猫吃饱了,还得喝喝口水润润喉咙。它来到水池边,伏下身子,双手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噜咕噜的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使人发笑。
熊猫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是动物园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了乐趣。
介绍熊猫的作文11
小朋友,大家都知道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可是对它的习性,有的小朋友就不一定完全知道了。为了解开这个谜,最近我特意对它作了一次观察。
熊猫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很惹人喜爱。它四肢较短,行动缓慢。毛茸茸的面孔上嵌着一对乌黑发亮的眼睛。再加上镶嵌着墨黑墨黑的毛,更显得美丽、可爱。
熊猫喜欢在平坦的地面上悠闲地散步,愉快地玩耍。有时抬头望望人们。有时却低着头,好像在寻找什么,又像在思索什么。当它高兴的时候,就在地上翻筋斗,像一个大皮球在地上滚动。
熊猫睡觉时,腹部朝天。有时,它用前爪轻轻地拍着肚子。有时,它两腿一蹬,就翻了个身。我还以为它睡醒了,其实还在睡。它睡醒了就翻身起来,用手揉了揉惺松的眼睛,好奇地望了望人们,迈着瞒珊的步子走到栏杆的另一边,坐了下来,好像想清醒一下头脑似的。
熊猫吃东西时,常常直着身子盘腿而坐,前爪抓住鲜嫩的竹叶往嘴里送。它爱吃鲜嫩的竹叶、竹茎,还有牛奶和鸡蛋。
熊猫吃饱了,还得喝口水滋润喉陇。它来到小池边,伏下身子,双手靠着池边,低下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看它那副模样,真使人发笑。
熊猫是世界上的珍贵动物,是动物园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了乐趣。
介绍熊猫的作文12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搭上了大巴车,浩浩荡荡地向熊猫基地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排好队后,三位老师和导游姐姐带着我们踏进了熊猫基地。我刚进去,就被优美的景色深深地迷住了。风一吹,一股鲜竹清新的薄荷味扑鼻而来。假山上的溪水哗哗地流,山坡上那三颗枫树的叶子已经红了,秋风不时拂过树梢,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就像一簇簇火苗似地蹦蹦跳跳。树上还有一只只穿花衣裳的玩具熊猫,非常惹人喜爱。
不一会,我们就看到了第一只真正的熊猫了,我无比地激动。这只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四肢是黑色的,头上还长着一对黑乎乎的耳朵,就好像是刷了黑油漆似的。眼部边上还长着一圈黑眼圈,好像几天没睡觉了。它的皮毛很光滑,毛茸茸的。身体的其他部位就是白生生的了。这只大熊猫正懒洋洋地盘腿坐在竹子和木头搭成的架子上。两个肥又肥的爪子紧紧地抱住自己的美食——竹子,生怕别人抢走了。它左一口,又一口的吃着竹子。你瞧,它吃得多香呀!
走到下一个景点,我又发现了一个叫“奇缘”的大熊猫。原来她是大熊猫奇珍的亲生妹妹。但是,奇珍出生时被妈妈划伤了而没有活下来。但缘缘在出生时,熊猫妈妈利用了正确的产仔方法,因此缘缘就活下来了。
接着我们走出了大熊猫的家,来到了熊猫“幼儿园”。这里有两只两个月大的熊猫。它俩的身体圆乎乎的像个皮球。其中一个正在称体重,它好像很得意自己先称,另一只却不高兴地在木床上翻来翻去。
这些大熊猫真是太可爱啦!我们要携手保护它们。
介绍大熊猫的特点【精选大全】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一起来看看介绍大熊猫的特点【精选大全】,欢迎查阅!
目 录
大熊猫的特点介绍
大熊猫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繁殖方式
大熊猫的特点介绍
大熊猫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那么大熊猫的特点有哪些呢?
大熊猫的特点介绍,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毫米,尾长100-120毫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 饲养 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除了上述的大熊猫的特点之外,大熊猫的视觉还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地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旦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憨态可掬,但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绝大多数为黑白相间分明,即鼻吻端、眼圈(呈“八”字排列)、两耳、四肢及肩胛部(横过肩部相连成环带)为黑色,其余即头颈部、躯干和尾为白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其体长120~180cm;尾长10~20cm,白色;肩高一般为65~70cm;体重60~125kg。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背部毛粗而致密,腹部毛细而长。
陕西秦岭佛坪自然保护区共有四次发现白色大熊猫。据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陕西大事辑要(1948-1990)》725页载,最早在秦岭南坡佛坪自然保护区发现白色大熊猫的时间是1990年11月15日。那只大熊猫体高0.7米,除眼圈、四肢下部外,从耳朵、肩胛到整个胸脯,均为白色,堪称“宝中之宝”。此后在1991年、1992年又相继发现了两只。最后一次是在几年前。
还有一种是棕色大熊猫,也是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最早是在1985年3月26日,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内佛坪县岳坝乡大古坪村村民吕国友在海拔大约为1200米的悬马沟竹林深处的河滩发现一只棕白色相间的患病大熊猫,身体极度衰弱,后来经过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和各个方面的协力抢救,才转危为安,病愈以后寄养在西安动物园,取名“丹丹”,当时年龄为13岁,体重60多千克。这是世界上科学界首次发现体毛为棕色的大熊猫,此后于1990年、1991年和20__,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竹林中又有3次分别观察到棕色大熊猫的2只成体和1只幼仔。这种熊猫两耳、眼圈、睫毛、吻头、肩胛及四肢的毛均为棕色。北京大学大熊猫专家称其为“世界上最美的大熊猫”。
无论棕色或白色大熊描,确为世界罕见。它们的发现,打破了熊猫研究史上“单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间)的说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这样,目前已知的大熊猫的毛色共有三种: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生活在陕西秦岭的大熊猫因头部更圆而更像猫,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
<<<
大熊猫生活习性
行为特点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嬉戏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11]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11]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但一旦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11]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11]
气味标记
对大熊猫种群来说,可以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意义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耳朵可以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通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通常是发情季节,就会通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一旦它们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
沉默是另一种交流方式。当大熊猫在玩,或是简单地表示友好,没有交配或好斗的想法的时候,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这种声音规则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大多数熊猫的行为。 [12]
用气味来标记领土是它们在竹林里保持和平的秘诀。大熊猫将肛周腺体的分泌物涂在柱子,树桩,墙上,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这些气味标记能让它们互相回避或聚到一起。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发情季节的时候,一只雌性大熊猫的气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并且希望吸引雄性前来。 [12]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它们经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它们会晃动头部,嘴巴半张。做了标记以后,它们会在做标记的地方剥掉树皮,或留下抓痕,以引起其他熊猫的注意。
食性食物
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 种植 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牙齿,它的臼齿非常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似乎形成双列,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犬齿的齿根粗大,而齿冠显得较短,齿尖不算锋利。第一对前臼齿极小,常见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第二对上前臼齿的前缘偏向内,后缘则偏向外,呈半斜位,第三、第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外侧有3个,内侧有2个齿突。臼齿被称为丘突型齿,咀嚼面特宽大,大致呈长方形,具大小不同的结节形齿尖,上臼齿有4个较大的齿尖,最后一枚上臼齿特大,向后延伸于颧骨的后部,冠面具有复杂的小棱形齿突,最后一枚下臼齿小,齿尖并不明显,位于下颔支前缘的内侧。一般食肉目动物的最后一枚上臼齿均位于冠状突基部的前缘处,而大熊猫臼齿的后移即可限制上、下臼齿的左右摆动,又可以增强咀嚼效果,但碾磨作用受到限制。臼齿的磨损上下不同,下臼齿的磨损始自外侧,而上臼齿则始于内侧,原因是左右上臼齿列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颔臼齿列的间距。总的看来,它的牙齿与其他食肉类动物不同,却同草食性的有蹄类动物十分相似。 [13]
进食
它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这个“大拇指”可以与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东西、爬树等。但它却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消化道,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一只体重100千克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 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平时也只在一个小范围里活动,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相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大熊猫除吃竹子外,也吃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但吃进的量极少。此外,它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种害鼠,名叫竹鼠,俗称“竹溜子”,专吃箭竹的地下根,使箭竹枯死。但它的肉却是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正像当地的一句俗话中所说的:“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竹鼠,一旦闻到它的气味,或者发现其踪迹,很快就能找到它的洞穴,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使劲拍打,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一跃而上,用前爪按住,撕去鼠皮,尽食其肉。如果竹鼠不出洞,大熊猫就会来个挖洞抄家,直到将其捕获。
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圈养大熊猫主要以某一种或几种低山平坝竹为主食,辅食是以谷物类为主所调制的精饲料。竹类是大熊猫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关键所在。随着大熊猫饲养技术的提高,逐渐认识到为大熊猫提供喜食的高山或亚高山竹类对于其身体健康和正常繁育的重要作用;加上交通条件的改善。圈养条件下,也能人工为大熊猫提供大量高山或亚高山的喜食竹类。
大熊猫的食物并不是单一的箭竹,其实大熊猫喜欢吃的竹子种类比较多,箭竹只是其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种类。这些竹子长期生长在亚高山暗针叶林、山地暗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及山地常绿阔叶林的林冠下,分布海拔从700-3500米不等。不同山系的大熊猫主食竹类不同。大熊猫的食谱随山系和季节而有变化,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种类的竹子或同种竹子的不同部位。春夏季最爱吃不同种类的竹笋,秋季多以竹叶为主食,冬季以竹秆为主食。
野外大熊猫常见的食用竹种类包括:冷箭竹、八月竹、实竹子、筇竹、大叶筇竹、箬竹、少花箭竹、短锥玉山竹、北背玉山竹、峨热竹、巴山木竹、糙花箭竹、缺苞箭竹、华桔竹等 。圈养大熊猫常用的食用竹种类有巴山木竹、刺竹、白夹竹、箬叶竹、淡竹、苦竹、阔叶箬竹、毛竹又名孟宗竹、冷箭竹、拐棍竹、矢竹、三月竹笋、方竹笋等。圈养大熊猫除了主要采食竹类外,还可获得少量的精饲料、水果以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这主要是因为圈养条件下大熊猫不能完全自由采食,存在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因此,人工进行添加和补充。精饲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大豆、大米、小麦等。这些原料清洗后,按照一定配比,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作成为大熊猫的食物。大熊猫的所有食物都有严格的选择标准,在使用前都需要经过安全及营养检测。只有符合要求的食物才能被最终提供给大熊猫。
进食 方法
大熊猫每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返回家园。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20厘米的浅坑舔饮。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大熊猫有垂直迁移习性,夏季上移高山、撵笋觅食,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而采取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根据不同季节大熊猫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其每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竹笋23-40千克;竹叶10-18千克;竹秆17千克。大熊猫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这表现在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它们不但选择区域内营养价值最好的竹子种类,而且还优先选择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采食的顺序为竹笋,嫩竹,竹秆。
<<<
大熊猫的繁殖方式
野生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它们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熊猫平时孤居,到了繁殖季节,雌雄互相吸引,在稠密的竹林里,开始进行各种求爱活动。熊猫是属于多雄争配制。它们一生中产仔数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由于熊猫生殖能力和育幼行为两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猫的种群增长十分缓慢。
圈养条件下雌性大熊猫4岁左右,雄性大熊猫6岁左右进入性成熟,野外大熊猫性成熟稍晚。大熊猫除发情配种季节外,其他时候一般是单独生活,各有其活动的区域。
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每年的3-5月。成年雌雄大熊猫相互间主要通过气味嗅觉(通过留下气味标记和嗅闻标记)的通讯方式逐渐聚集在一个地方并相互了解、相互吸引,到发情高潮时相互间通过连续不断的咩叫和鸟叫声以及待配姿势等听觉、视觉通讯方式表达爱意并达成 配对 交配。在大熊猫交配场地有时有多达2-5只雄性大熊猫通过打斗竞争并先后都与同一雌性大熊猫成功交配的情况,也有仅一只雄性与一只雌性大熊猫交配的情况。交配多在地上,也有在树上进行。在交配现场也有亚成年以及交配能力弱的大熊猫在旁观摩学习。雄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随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发生而发生,也随其达高潮而达高潮。在同一发情季节,一只雄性大熊猫可与多只雌性大熊猫交配,同样一只雌性大熊猫也可接受多只雄性的交配,因此在大熊猫世界的婚姻是多雄多雌制。交配完成后雌雄大熊猫再次分开单独生活,妊娠、分娩和育幼等工作由雌性大熊猫独自完成。
产仔当妈妈的大熊猫,为了下一代的生命安全,一改过去的温顺脾气,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动物(包括人)接近它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宝贝。
大熊猫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出生的巢穴通常是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里面有大熊猫妈妈精心铺垫的树枝和干草。
大熊猫繁育最奇特的一点是它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它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刚出生的大熊猫皮肤是粉红色的,带有稀疏的白毛。在它刚出生的几周里,大熊猫妈妈会一直将孩子抱在怀里,温暖它、保护它,几乎寸步不离,移动的时候就把它衔在嘴里。在这一点上,圈养大熊猫和野外大熊猫是相同的。如果看到大熊猫妈妈舔它的孩子,很可能那是在帮助孩子排便。大熊猫育幼期间,幼仔的叫声是母仔间联系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幼仔想吃奶、想排便、受冷或过热或其他原因的不适,幼仔都通过不同叫声提醒母兽满足其不同需要。在1-2周后,长黑毛的地方开始变深。在一个月内,它们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的更像妈妈了。当幼仔6-8周大时,它们可以睁眼了,并开始长牙;三个月后就可以慢慢的爬动了。
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双胞胎(圈养下,大熊猫产双胞胎比例近50%),大熊猫妈妈通常会忽视或拒绝较弱的一个,这能保证至少一只成活。在圈养情况下,会进行人工饲养,并采用换崽技术,尽量使所有的大熊猫幼仔都能成活。
<<<
介绍大熊猫的特点【精选大全】相关 文章 :
★ 大熊猫的特点和爱好有哪些
★ 介绍熊猫的600字说明文
★ 大熊猫的特点范文4篇
★ 关于大熊猫的特点与性格
★ 介绍国宝大熊猫的作文5篇
★ 介绍熊猫的说明文400字
★ 介绍熊猫的说明文600字
★ 介绍熊猫的说明文500字
★ 介绍熊猫的说明文400字作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