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位菩萨,本是道家人反被佛教收编,为啥地位却极低呢?
在《西游记》中,道教和佛教的势力旗鼓相当。而在西游世界的佛教中,有一位菩萨,他本是道教中人,后来被佛教收编,成了佛教人。但奇怪的是,他在佛教中的地位极低。这是为什么呢?且看。
这位菩萨便是华光菩萨。在第九十六回《寇员外喜待唐僧,唐长老不贪富贵》中,唐僧师徒等人已经历经了千难万险,终于到了西天灵山境内。他们走到铜台府地灵县。此处的南北街,有个寇员外家,但凡是僧人行到此处,可以到寇员外家中尽情享用。
唐僧师徒经过寇员外家门,有一个老头看见了,立刻进府禀报了寇员外。寇员外一听,立刻出来迎接。唐僧四人很快就被热情地迎进了屋中。寇员外一家上上下下准备吃喝,热情地招待了师徒四人。
寇员外请求唐僧等人在府中且住上月余,待到他做了圆满,再西去也不迟。寇员外每日与唐僧畅谈阔论,不知不觉半个月就过去了。唐僧念及在寇员外家耽误了不少日子,便要马上起身继续西行。
唐僧师徒行了有四五十里的路,天色将晚,看见大路旁有几间房宇,是一座倒塌的牌坊,坊上有一旧扁,只见扁上有落颜色积灰的四个大字,乃是"华光行院"。唐僧立刻下了马,说道:"华光菩萨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因剿除毒火鬼王,降了职,化做五显灵官。"
这华光菩萨原是华光大帝,是道教护法四圣之一,算得上是道教中的尊神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道教中地位崇高的华光大帝,也是在佛教中担有菩萨之位,被称为"华光菩萨"。但是他在佛教中的地位却是极低的。原因就是他触犯了佛教中的大忌。
在唐僧的话中提到,华光菩萨是火焰五光佛的徒弟。其实,他原是如来佛祖殿前的佛灯火,只因听佛说法的日子久了,受到了佛祖的点化,化成了火之精、火之灵、火之阴、火之魂。后来,毒火鬼王在雷音寺公然挑衅,华光菩萨便烧死了他。
本以为消灭了毒火鬼王,华光菩萨会受到一些赏赐,却没料到如来佛祖因此大怒,降了华光菩萨的职,还罚他下界投胎。但是遭受投胎之罪的华光,依旧不安分。他先投马耳山,后来又投了彤华宫,在火德星君家降生。
在他3岁时,因为私自擅闯斗牛宫而放跑了"风之桃、火之桃"两个判官,而遭到了紫薇大帝的诛杀。
佛教素来以慈悲为怀兼济天下,对待顽灵,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以佛道教化他们,浇灌他们的心灵,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佛教中人,不应以杀戮为性,在他们的心中应该放下杀虐之心,以慈悲之心对待他人。
身为佛教中的菩萨,华光却没有以慈悲为怀的心态去对待万世万物。面对挑衅的毒火鬼王,华光立刻就杀死了他。在他的身上,依然保持着火一般的焦躁、暴虐的习性。这就使得他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佛教中人。
而如来佛祖也是想要历练华光菩萨身上的这一恶性,所以才会贬了他的职,罚他下界投胎历劫,从而明白自己的错误。
华光菩萨生日是什么时候
诞期农历九月廿八日。传说华光是火神,有三只眼,故又称三眼华光。他喜欢玩火,一次因玩火烧了玉帝的九龙墩,玉帝大怒,斥令他每年八月初一由天上下凡。
每年八,九月间,澳门各街,巷都要举行打华光仪式,请巫师,和尚诵经,跳神驱鬼,以防火灾。打醮结束那天,居民把易燃的木炭,纸屑等捆成一把放置门口,由巫师,和尚逐家逐户收取,集中于纸船,投入江海中焚烧,称之为“送火灾船”。
当天即华光诞,还要进行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舞狮,舞龙等。供奉华光神像的莲溪庙则一定举行酬神演戏活动,百余年来从未间断,就是香港沦陷期间,莲溪庙的神功戏仍然在华光诞时演出。由于在华光诞演戏成了惯例,澳门人又把华光火神俗称为“戏神”,受到梨园子弟的崇尊。
扩展资料
华光大帝又称五显华光大帝,华光尊皇、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华光天王、马天君、马王、马神、水草大王、水草马明王等,姓马,名灵耀,是中国民间传说和道教中的神仙。大帝之天眼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也是道教护法四圣之一。因生有三只眼,所以中国民间又称“马王爷三只眼”。
华光大帝在功成行满后,玉皇上帝加封华光大帝为:玉封佛中上善五显头官大帝。永镇中界,护国佑民,显化救世,有求必应,感显应验,永受祭享。
人物来历
关于华光大帝的人物来历有以下几种记述:
①佛前灯火所化:
元代宗教神话典籍《三教搜神大全》以及介绍华光大帝事迹的《南游记》均云:华光大帝是如来佛祖殿前佛灯火,听佛说法日久,又受佛祖点化,化为火之精。
另外,在《西游记》原文有一段:华光菩萨是火焰五光佛的门徒,因剿灭毒火鬼王,降了职,化做五显灵官。此表述表明华光大帝与佛门有深厚渊源。
②五行五气所化;
蠡海集云: 九月二十八日为五显华光大帝生辰,盖金为气母,五显者,五行五气之化也。 又云: 五行大帝,按俗以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黄帝。另外,台湾民俗一书,亦谓华光大帝成亦称五行大帝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光大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光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