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朝的皇帝顺序?
清朝皇帝顺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清朝各个皇帝的简介吧
努尔哈赤
代号: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功绩:在位11年。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皇太极
代号:皇太极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满族。
功绩:在位17年,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顺治
代号:顺治皇帝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功绩: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康熙
代号:康熙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
功绩:平定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开创了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雍正
代号:雍正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
功绩:在位13年。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奠定了繁荣的基础。
乾隆
代号:乾隆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
功绩: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嘉庆
代号: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
功绩:即位后,诛杀和珅,多方采取措施,但内忧外患甚为厉害,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道光
代号: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
功绩: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腐败成风,大臣懦弱无能,被列强侵害。
咸丰
代号: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
功绩:在位11年。即位之初,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起义,圆明园被洗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已无回天之力。
同治
代号: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
功绩:终身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光绪
代号: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
功绩: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
溥仪
代号: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
功绩: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和平退位。
巧记清朝皇帝顺序口诀
口诀ko为: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即:天命、天聪、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二、清朝皇后的顺序
清朝皇后的顺序:
1、太祖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
2、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氏阿巴亥;
3、太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4、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5、世祖顺治福临,废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6、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7、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8、孝献皇后,董鄂氏;
9、圣祖康熙玄烨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10、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
11、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胤禛养母);
12、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胤禛生母);
13、世宗雍正胤禛,孝敬宪皇后 乌拉那拉氏 ;
14、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弘历生母);
15、高宗乾隆弘历,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16、废皇后,乌拉那拉氏;
17、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颙琰生母);
18、仁宗嘉庆颙琰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
19、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20、宣宗道光旻宁,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
21、孝慎成皇后,佟佳氏;
22、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侄女,奕詝生母);
23、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24、文宗咸丰奕詝,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
25、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钮祜禄氏;
26、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杏贞(载淳生母)。
清朝皇后是指清朝(包括后金)册封皇后,及追尊皇后。此外,还包含出尊封的皇太后、太皇太后。
慈禧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生前上徽号次数最多、字数最多的是孝庄皇后,她生前顺治、康熙二帝先后九次为她上徽号,共上了20个字。即“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生前上徽号最少的,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孝端皇后。她生前没有上过徽号。
死后谥号字数最多的是咸丰帝的孝钦皇后,即慈禧太后。她死后按皇帝的标准上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鲜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甚至超过了满清入关后所有皇帝的谥号。
扩展资料:
生育子女最多的是康熙帝的孝恭皇后和乾隆帝的孝仪皇后,前者生下三男三女,后者生下四男二女。
当皇后时间最长的是光绪帝的孝定皇后,从1889年被立为皇后到1908年光绪帝去世,共当了19年皇后。也是严格意义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当皇后时间最短的是康熙帝的孝懿皇后。她在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上午被立为皇后,当天下午就去世了,当了半天的皇后。
1856年,长子艾新觉罗的诞生; 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他与孝县皇帝一起压制了两个宫殿,称为慈禧太后,以及慈禧的象征慈禧太后(即小玉)结合后,龚公王新新发动了新政政变,屈服于八大部长,夺取了政治权力,形成了“第二宫幕,王子审议”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了一个平静的时期,历史被称为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光绪皇帝去世了,慈禧选择了三岁的溥仪作为新皇帝。日本皇帝是皇后太后。第二天,他在仪昭寺去世,被埋葬在菩提达塔墓中。
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
若是皇帝在登基前以有正室,则通常不另择人选,直接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册立为皇后,但也有皇帝是先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先册封为嫔妃,待日后在进行擢升为皇后,如汉宣帝的妻子许平君先被封为婕妤,后立为皇后。
但也不是所有正室都能被立为皇后,如曹丕的妻子甄氏和唐宪宗的发妻郭氏。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清朝23位绝色美貌皇后
三、清朝皇帝皇后名单?按照先后的顺序
1、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 名孟古 叶赫贝勒杨吉努之女。
2、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
3、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废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静妃),名孟古青,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
4、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
5、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内大臣费扬古女。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乾隆生母,满洲镶黄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6、清高宗 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出身于显赫的官宦世家,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女,保和殿大学士傅恒姊。 纯帝继皇后乌喇那拉氏。
7、清仁宗 爱新觉罗·顒琰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道光生母。
8、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
9、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镶黄旗满洲人,她是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
10、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修撰、翰林院侍讲、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副都统、前任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孙女,郑亲王端华之外孙女。
11、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名静芬,满洲镶黄旗人,副都统护军统领承恩公后晋都统加辅国公桂祥之女,实孝钦显皇后之侄女。
12、清逊帝 爱新觉罗·溥仪 郭布罗·婉容,原籍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乡满乃屯,达斡尔族,后编入满族正白旗。
清朝统治中国270多年的历史,最终在辛亥革命的大潮中灭亡。在270多年的历史中,清朝从努尔哈赤一直到溥仪一共12位皇帝。
入关前的皇帝:
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太宗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
入关以来的皇帝:
世祖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世宗皇帝——爱新觉罗·胤【yìn】禛【zhēn】——雍正
高宗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仁宗皇帝——爱新觉罗·顒【yóng】琰【 yǎn】——嘉庆
宣宗皇帝——爱新觉罗·旻【mín】宁——道光
文宗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穆宗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德宗皇帝——爱新觉罗·载湉【tián】——光绪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四、清朝的皇帝顺序
大清皇帝排位顺序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年号天命)、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号天聪、崇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年号嘉庆)、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年号道光)、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年号绪)、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
从皇太极建立清朝开始则有11位皇帝。清朝入关以后共有十个皇帝。
五、大清皇后按 顺序 姓氏
第一朝 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天命汗]
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母。
孝烈高皇后:乌拉那拉氏。摄政王多尔衮生母。
第二朝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天聪汗、崇德帝]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谥号: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谥号: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顺治生母。
第三朝 世祖章皇帝[福临,顺治帝]
博尔济吉特皇后:孝庄皇后侄女。废后。
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谥号: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孝庄侄孙女。
孝献皇后:董鄂氏,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系追封。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谥号: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康熙生母。
第四朝 圣祖仁皇帝[玄烨,康熙帝]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谥号: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两废太子胤礽生母。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谥号: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谥号: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孝康皇后侄女。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雍正生母。
第五朝 世宗宪皇帝[胤禛,雍正帝]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谥号: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谥号: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乾隆生母。
第六朝 高宗纯皇帝[弘历,乾隆帝]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谥号: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徽恭康顺辅天昌圣纯皇后。
乌拉那拉皇后:废后。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谥号: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系追封。嘉庆生母。
第七朝 仁宗睿皇帝[颙琰,嘉庆帝]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谥号: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道光生母。
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谥号: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第八朝 宣宗成皇帝[旻宁,道光帝]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谥号: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谥号: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谥号: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咸丰生母。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谥号: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
洋务先驱、清末贤王、第一代恭亲王奕欣生母。
第九朝 文宗显皇帝[奕詝,咸丰帝]
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谥号:孝德温惠诚顺慈庄恪慎徽懿恭天赞圣显皇后。文宗登基前去世,追封。
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慈安皇太后。
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西太后慈禧。同治帝生母。
第十朝 穆宗毅皇帝[载淳,同治帝]
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
第十一朝 德宗景皇帝[载湉,光绪帝]
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谥号: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慈禧侄女。
第十二朝 宣统[溥仪,末代皇帝]
末代皇后:名婉容,郭络罗氏,满旗。
扩展资料:
清朝皇后:
清朝皇后是指清朝(包括后金)册封皇后,及追尊皇后。此外,还包含出尊封的皇太后、太皇太后。
朝褂: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贵妃朝褂:
按《大清会典》规定,有三种款式,均石青色,织金缎或织金绸镶边。这三种朝褂领后均垂明黄色绦,绦上缀饰珠宝。朝褂是穿在朝袍外面,穿时胸前挂彩帨、领部有镂金饰宝的领约、颈挂朝珠三盘、头戴朝冠,脚踏高底鞋,华美绝伦。
①圆领对襟,有后开裾,缺袖的长背心,自胸围线以下作襞积(褶裥),其纹饰在胸围线以上前后绣立龙各二条,胸围线以下则横分为4层,第1第3两层分别织绣行龙前后各2条,第2第4两层分别织绣万福(蝙蝠)万寿(团寿字),各层均以彩云相间。
②圆领对襟、缺袖、后开裾、腰下有襞积(褶裥)的长背心,纹饰前胸后背各织绣正龙一条,腰帷织绣行龙4条(前后各2条),下幅织绣行龙8条(前后各4条)。三个装饰部位下面均有寿山纹,平水江牙。
③为圆领、对襟、缺袖,无襞积左右开裾至腋下的长背心,前后身各织绣大立龙各二条相向戏珠。下幅为八宝寿山江牙立水、立龙之间彩云相间。如果说前两式朝褂的装饰风格是横分割,精美秀丽,则这第三种款式为竖分割,豪放富丽。
先朝嫔妃:
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因为这里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嫔、妃们。她们当中主要是通过选秀女而入宫的。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
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寿康宫、宁寿宫、寿安宫居住。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慈宁宫偶尔也有欢乐,如给皇太后上徽号,册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万寿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只有这时清王朝的遗孀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
但这样的活动毕竟一年只有几天。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清朝皇后
百度百科_清朝后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