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又称什么呀?

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

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会在除夕来临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团聚。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对一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年夜饭是每年新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传统上年夜饭是在除夕祭祖后才食用。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年夜饭的起源: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吃年夜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长久久)、年糕(寓意年高)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年夜饭的由来 年夜饭的起源

1、年夜饭的来历,相传和一种名为“年”怪兽有关,在古时候有一种非常凶恶的怪兽名叫“年”,它常年居住在海底,在冬天就会上岸吞食牲畜,伤人性命,所以每到冬天,村庄部落的人就会携带家眷到深山中去躲避年兽。

2、时间久了之后,人们发现年害怕鲜红色、火光和巨大的声响,于是每年冬天,家家户户就会在门上挂上红色的木板,并架起火堆,通宵敲打,这样就能将年兽吓跑,到了第二天,人们欢欣鼓舞,互道平安,这个习俗经过代代流传,就形成了过年,而为了庆祝过年喜庆的氛围,年夜饭也就随着流传了下来。

年夜饭的由来和意义

我国早在汉代就有除夕吃团圆饭的习俗。

旧时,由于生活水平较低,平时做不到饮食丰厚,只有到了过年时才能改善一下,因此对年夜饭的质量和内容要求较高,饭菜要尽可能丰富,一是为了解馋,二是这种充实感预示着来年的丰衣足食。

一年一次的年夜饭,是全家都要动员的大餐,家家户户都会摆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或是寓意吉祥的菜品,这也是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许。

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