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的修辞手法白描是什么意思?
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侧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白描,就是用简括、精练、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像,寥寥几笔,就能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它原来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基本上,新闻大家都是运用白描方法的高手。作为语言艺术大师的毛泽东在其众多的新闻作品中。常常用白描手法,只是轻轻几笔,便把各类人物与场景写得栩栩如生,使人感觉呼之欲出。
扩展资料:
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卖炭翁》 唐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在这首小型叙事诗中,作者白描的手法成功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14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使食指占黑儿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凉和衰老。
白描手法是什么意思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
白描手法让被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白描手法往往是连续性描写,能够创造出一个简洁而生动的意境。因此,白描手法在想象引导,意境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依靠风景或环境,间接揭示出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白描手法的特点
1、不写背景
不写背景,只突出主题。中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和古典戏曲,就具有这种特点:不注重写背景,而着力于描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写或人物简短对话,将人物的性格突现出来。
如《三国演义》中,对赵子龙肖像的勾勒:“忽马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仅用“身长八尺……”寥寥十二个字,就将赵子龙这位“威风凛凛”英俊勇武的少年将军的神态突现了出来。
2、不求细致
不求细致,只求传神。由于白描勾勒没有其它修饰性描写的烦扰,故作者能将精力集中于描写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几句话,几个动作,就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的散文极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对歌妓船上伙计形象的勾画:“那时一个伙计跨过船来,拿着摊开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里,说,‘点几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装出大方的样子,向歌妓们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强将那歌折翻了一翻,却不曾看清几个字,便赶紧递还那伙计,一面不好意思地说,‘不要,我们……不要。’他便塞给平伯。平伯掉转头去,摇手说,‘不要!’那人还腻着不走。平伯又回过脸来,摇着头不要,‘不要’,于是那人重到我处。我窘着再拒绝了他。他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
作者通过对这位伙计硬来兜揽生意的少许动作、神情和语言的描写,将他的职业及性格特点突出表现出来,虽着墨不多,但颇为传神。
3、不尚华丽
不尚华丽,务求朴实。优秀的文艺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发的是真实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读者的心灵。宋朝的李清照是位以白描著称的词人。
在其词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细腻,用语朴素流畅,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开端咱即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叠字是最体现人工的地方,而作者却用得恰到好处,十四字所设置的愁惨而凄厉的氛围,与其处于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极为吻合,因此受到历代词论家所赞赏。
往下写风送雁声,反增添了她思乡的惆怅,还透露她惜花将谢的情怀,最后写她独坐无聊、内心极为苦闷之状。作者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种难挨时刻的心情刻画,更是全用白描手法。秉笔直书,情真意切,如见肺腑。
白描和细描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也可以说,白描实际上是用叙述的方式进行描写。
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
2、要求不同
白描: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沫。
3、效果不同
白描: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细描: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使所描写的情景更加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中“白描手法”是什么意思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也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
白描的艺术手法,用于文学创作可以用来写人、状物、绘景、抒情。这样的例子在小说 、散文、诗词中枚不胜举。
扩展资料
1、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时,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细节,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突显人物的个性特征。
2、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要求简笔从容,贴切自然,以一当十,画龙点睛,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字句作用。不可繁荣臃肿,拖泥带水。
3、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是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地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景,往往出神入化,能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4、使用白描手法状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炼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无需花拳绣腿,故作雍容华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描 (文学表现方法)
白描手法是什么意思?
01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分为中国画技法名和文学表现手法,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白描手法让被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白描手法往往是连续性描写,能够创造出一个简洁而生动的意境。因此,白描手法在想象引导,意境创造中具有重要作用。
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依靠风景或环境,间接揭示出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语文中的修辞手法白描是什么意思
白描,它没有浓墨重彩的铺陈,没有任何形容和烘托,更没有夸张,却准确而又传神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形象.这就是采用白描手段所取得的功效.
白描,就是用简括、精练、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像,寥寥几笔,就能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它原来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基本上,新闻大家都是运用白描方法的高手.作为语言艺术大师的毛泽东在其众多的新闻作品中,常常用白描手法,只是轻轻几笔,便把各类人物与场景写得栩栩如生,使人感觉呼之欲出.
运用白描手法写人状物,确实能在给人以形象感的同时,增强真实感,使人有返璞归真的感觉.这种方法从表面上看没多少技巧,实际上却蕴含着大巧,蕴含着更高难度的技巧,是高水平的眼力、智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的结晶,是新闻写作中的高层次体现.
当然,再高难度的写作技巧,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学习,经常练习,也是完全可以掌握好的.正如鲁迅先生在《作文秘诀》中所说:“白描却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白描是文学创作中描写手法之一.也是中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描写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神情面貌.要求作家准确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又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
描写手法从对象上来分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以上又统称为人物描写)、社会描写、自然描写(以上又统称为环境描写)等;从方式上来分有:概括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描写、细节描写等;从风格上来分有:细描、白描等.
白描手法是什么意思 白描手法介绍
1、白描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侧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勾勒出描写对象的情态面貌,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
2、白描,就是用简括、精练、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它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神似和形像,寥寥几笔,就能写出典型的轮廓和气质。它原来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现在也是新闻写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3、基本上,新闻大家都是运用白描方法的高手。常常用白描手法,只是轻轻几笔,便把各类人物与场景写得栩栩如生,使人感觉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