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的省会是哪?

内蒙古省会是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径110°46′-112°10′,北纬39°35′-40°51′。总面积17224平方千米。

市域面积为17224平方公里,辖4区、4县、1旗,2001年全市总人口211.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8.4万人,非农业人口95.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6.4万人,蒙古族约占总人口11%。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311.5万人,市区常住人口215.2万人。

扩展资料:

选择呼和浩特作为省会的原因:

1、政治因素:内蒙古自治区设立之初新中国尚未成立,所辖范围涉及众多省份当初自治政府权衡利弊后选址乌兰浩特。

2、军事、经济因素:呼和浩特能满足于内蒙古的政治军事需要,并且它的区位优势靠近发达的东北地区。

3、历史、区位因素: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重大调整后,呼和浩特与包头行政区划确定。内蒙古是我国跨越经度最广的省级区划,显然无论是历史因素还是区位优势呼和浩特都很合适。

4、地理位置因素:呼和浩特居中,不属于边城的位置,将呼和浩特作为省会城市发展更加安全,因此出于国防考虑呼和浩特也更合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呼和浩特

二、内蒙古省会是哪个城市?

省会是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一座现代化人文的城市,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令人向往;这座城市召庙文化让城市人文更加泽泽生辉。

历史文化悠久的呼和浩特,有距今70万年的古人类石器制造厂遗址"大窑文化",始铸于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代的中国最古老的"赵长城",公元1世纪作为"胡汉和亲"历史见证的昭君墓,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被誉为"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有著名的佛教圣地大召寺,还有民族团结的典范昭君博物院。

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字刻写的天文图金刚舍利宝塔,被誉为"佛教建筑典范"的席力图召;有著名的佛教胜地大召寺,还有民族团结的典范昭君博物院。

呼和浩特民族文化

呼和浩特还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内蒙古草原民族的重要聚居地,有蒙古、汉、回、满、鄂伦春、鄂温克等34个民族共居。

盛夏之际,在那达慕大会、草原旅游节、乌兰牧骑艺术节上,酉阳的马头琴声,嘹亮的蒙古族长短调,奔放的蒙古舞蹈,让你感受到辽阔无际的大草原上,粗犷豪放、多才多艺人民的无限热情。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呼和浩特

三、内蒙古省会是哪个城市

内蒙古省会是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通称呼市,旧称归绥,内蒙古自治区省会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民国时期为绥远省省会,蒙绥合并后,呼和浩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市中心城区本是由归化城与绥远城两座城市在清末民国合并而成,故名归绥。1954年改名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

呼和浩特属典型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年温差大,日温差也大。其特点: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变化剧烈;夏季短暂、炎热、少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霜冻;冬季漫长、严寒、少雪。

年平均气温:北低南高,北部大青山区仅2℃左右,南部为6.7℃。最冷月气温-12.7~-16.1℃;最热月平均气温17~22.9℃。平均年较差为34.4~35.7℃,平均日较差为13.5~13.7℃。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41.5℃。

四、内蒙古的省会是哪里?

呼和浩特。

内蒙古的省会城市是呼和浩特。呼和浩特,通称呼市,旧称归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地处我国北部,面积118.3平方公里,下辖12地级行政区。是国家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我国北方沿边地区中心城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五、内蒙古的省会是哪个城市

内蒙古的省会是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别名有呼市、归绥、青城、云中、中国乳都、召城,是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北方沿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呼和浩特市的著名景点有昭君墓、大召、席力图召、哈素海、五塔寺。

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北部边疆、欧亚大陆内部,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是联接黄河经济带、亚欧大陆桥、环渤海经济区域的重要桥梁,也是中国向蒙古国、俄罗斯开放的重要沿边开放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先秦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云中郡,故址在今呼市西南托克托县境。

呼和浩特地区的特色饮食主要有烤全羊、涮羊肉、手把羊肉、烤羊腿、炸羊尾、血肠、肉肠、羊杂碎、稍麦、焙子、莜面、马奶酒、奶茶、奶皮子、奶豆腐、奶酪、油香、馓子、牛肉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