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12月1日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拓展资料:
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可以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号召全球人民共同行动,支持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方面的工作。
我国有不同层级的组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务,共同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和艾滋病反歧视事业的发展。
世界艾滋病日自设立以来,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宣传主题。围绕主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协调各相关联合国结构,动员成员国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艾滋病的日期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为增进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象征着大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可以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号召全球人民共同行动,支持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方面的工作。我国有不同层级的组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服务,共同促进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和艾滋病反歧视事业的发展。
扩展资料
2019年11月28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在中国传媒大学出席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并为京津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控宣传知识挑战辩论赛获奖高校代表颁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斌、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北京市副市长卢彦一同出席活动。
主题活动回顾展示了全国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防艾专家、预防艾滋病宣传员、红丝带健康大使和大学生志愿者讲述和分享了志愿服务经历、感悟,宣传普及了防艾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世界艾滋病日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彭丽媛出席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活动
世界艾滋病日是哪一天
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12月1日。
为增强世界人民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和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在英国伦敦召开有100多个国家卫生部长参加的高级会议,会议确定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1988年12月1日是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设立目的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人们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
第四,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方面的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是多少日
世界艾滋病日是12月1日。
世界卫生组织将历年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意义
在世界各地,许多在出生时就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正在进入青少年期。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发布信息称:全世界有200多万年龄在10岁和19岁之间的青少年携带艾滋病毒。
此外,另有数百万青少年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还有很多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无法得到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还有歧视、贫困、不平等等种种原因,妨碍了青少年寻求获得艾滋病病毒检测、卫生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支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项目专家表示,2005~2012年间,世界范围内普通人群艾滋病相关死亡下降了30%,但青少年中艾滋病相关死亡却增长了50%。全球范围内每天新增6300名艾滋病感染者,其中约40%为15至24岁的年轻人。在中国,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数量也在上升。
中国艾滋病的发展趋势正在从高危人群转向传统意识中的低危人群,大学生正在成为受到威胁的人群之一。在全国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中,大学生感染者人数持续上升,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95%的学生感染者为男生,其中70%的感染途径为男男性行为。
世卫组织艾滋病毒/艾滋病司司长Gottfried Hirnschall博士呼吁:“青少年需要得到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服务和支持。他们比成人更不可能得到艾滋病毒检测,也比成人更加需要获得支持,以帮助他们不断获得关爱并坚持治疗。”
2013年,我国的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相关部门和机构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动员更多的大学生、青年人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和公益活动。
艾滋病世界日是几月几日
世界艾滋病日是12月1日。
世界卫生组织将历年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为第一个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诊断出来的。全球卫生部大臣关于艾滋病预防计划的高峰会议上(World Summit of Ministers of Health on Programmes for AIDS Prevention)提出的。从此,这个概念被全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慈善机构采纳。
意义
在世界各地,许多在出生时就感染艾滋病毒的儿童正在进入青少年期。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发布信息称:全世界有200多万年龄在10岁和19岁之间的青少年携带艾滋病毒。
此外,另有数百万青少年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还有很多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无法得到抗病毒治疗。这是因为还有歧视、贫困、不平等等种种原因,妨碍了青少年寻求获得艾滋病病毒检测、卫生服务和相关的社会支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项目专家表示,2005~2012年间,世界范围内普通人群艾滋病相关死亡下降了30%,但青少年中艾滋病相关死亡却增长了50%。全球范围内每天新增6300名艾滋病感染者,其中约40%为15至24岁的年轻人。在中国,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数量也在上升。
中国艾滋病的发展趋势正在从高危人群转向传统意识中的低危人群,大学生正在成为受到威胁的人群之一。在全国艾滋病感染报告病例中,大学生感染者人数持续上升,国内15至24岁的青年学生感染者占全部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已由2008年的0.9%上升到2012年的1.7%,95%的学生感染者为男生,其中70%的感染途径为男男性行为。
世卫组织艾滋病毒/艾滋病司司长Gottfried Hirnschall博士呼吁:“青少年需要得到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服务和支持。他们比成人更不可能得到艾滋病毒检测,也比成人更加需要获得支持,以帮助他们不断获得关爱并坚持治疗。”
2013年,我国的艾滋病日宣传主题为“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相关部门和机构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动员更多的大学生、青年人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宣传和公益活动。
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
世界艾滋病日时间为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是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设立的世界节日。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象征着人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艾滋病介绍: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缩写为AIDS。该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人体感染后导致免疫系统被破坏,逐渐成为许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进而促成多种临床症状。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够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让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甚至会导致死亡,这是当前最棘手的医学难题之一。
世界艾滋病日设立目的:
1、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2、让人们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和理解;
4、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艾滋病防治及反歧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