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交趾是现在哪里

在越南北部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又作交阯、交址)是中国明朝设置的一个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县

统治范围大致为现在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设置,宣德是从小深受理学在德不在险教诲的君主,谨记洪武的不征之国祖训,一直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正值明军刚受到挫败,又听到王通私自求和消息,三杨于是顺水推舟,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正式废除。嘉靖年间再置,为安南都统使司。

永乐四年(1406)底,明军进人安南后,纪律严明,一再宣告;“黎氏父子,必获无赦,胁从必释,毋养乱,毋玩寇,毋毁庐墓,毋害稼墙,毋斥人妻女,毋杀降,有一犯者,虽功不饶。”此举得到了许多不满黎氏政权统治的安南各阶层的支持,他们积极与明军配合,提供帮助。永乐五年(1407 } 5月,黎氏父子被抓获,战争胜利结束。在这场战争中,黄福受命先至两广治办军需,很好地保证了明军的后勤供应,为平定安南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在平定安南后,南策州官员莫邃与安南着老尹沛等1100余人联名给明军统帅张辅上书:“安南本古中国之地,其后沦弃,溺于夷俗,不闻礼仪之教,幸遇圣朝扫除凶孽,军民老稚得睹中华衣冠之盛,不胜庆幸,咸愿复古郡县,庶几渐革夷风,永沾圣化。”

张辅根据当地人民要求,上书成祖,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宣布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任命黄福以尚书兼掌布政、按察二司事,全权处理交趾的民政与司法工作,后又命英国公张辅镇守交趾。

黄福在交趾任上,一直面临着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他意识到仅靠大量军队是难以稳定交趾局势的。他写信给张辅,力主在补充兵伍、完善兵制的基础上用文治的办法让交趾人民安居乐业,使交趾局势不致生变。为此,在任期间既协调完善军队又重点采取了种种稳定交趾局势、发展交趾经济、造福当地人民的举措。

交趾在哪里

“交趾”,又名"交阯",本是古代北方中原人在古籍中描述“南蛮”民族风俗的词,后来用于指代南蛮人所居的中原以南的区域。直到汉代,象郡南部专门辟出一块设“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

交趾,先秦时期为百越支下骆越的分部,初期范围为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秦朝以后,设"交趾郡",为今越南北部。汉朝之后其地域范围历经演变,东汉时将交趾更名为"交州"(南交),交州最大范围及其文化遗迹位包括今广东省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

扩展资料

先秦时交趾境域属百越支下骆越15分部之一。公元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辗转到达越南北部,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

公元前214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古代政权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和明)的直接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趾

北宋时期与其交战的交趾国是不是越南,为什么?

的确过去的交趾就是越南,两方交战说到底还是越南在挑事端。先来说说越南建国成为交趾的事儿。公元939年,交趾人吴权击败南汉军称王。968年,交趾地区的丁部领称帝,取国号为“大瞿越”,越南这才正式建立了独立政权,成为国家。

而吴权也被越南尊为国父,形象也逐渐被神化。至于多神化,实际上也是学习了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那一套,根据当时的越南史籍记载,吴权出生时“异光满室”,“及长魁悟(奇伟也),目光若电,缓步如虎,有智勇,力能扛鼎。”整个形象俨如一个超级英雄出现一样。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72 年,丁部领遣使宋朝,称“志慕华风,常思内附”,请求册封。赵匡胤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这个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标志,意味着越南从此以后就成为中国藩属。但是实际上,越南打不过但是又不甘心,所以实际上对当时的宋朝态度并不算十分友好。因此在一些戏说中,还出现过越南使者想方设法羞辱宋朝的事儿。

1009年,李公蕴开创越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李朝。统治者也是雄心勃勃,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挝纳贡称臣。从此也就开始有点膨胀。要说过去也就是心里不满,现在就是直接用行动来表达了。从1014 年到 1060 年越南曾经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伐宋钦州,耀兵而还。”

当时的北宋正忙着跟辽和西夏干仗交涉基本上没有时间打理它,李朝的入侵强度就得寸进尺。公元1069年,李朝十万大军在辅国太尉率领下乘机攻宋,侵占钦、廉、邕三州,“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二州,死亡者几十万人”,邕州知州苏缄寡不敌众,杀全家36人后自焚。

要说为什么发兵,居然是宋朝实行王安石变法,残害自己的国民,越南仗义,实在看不过眼所以要救宋朝人民于水火之中,而相救的办法就是屠杀。到近现代,越南又声称攻宋“出于自卫”,是李常杰认为宋军有侵略企图,所以“先发制人”。可谓是很无耻了。

1076 年 3 月,宋神宗派郭逵率 30 万大军收复邕州失地,随后乘胜追击,打入李朝境内,距其首都升龙仅30公里。李常杰提出议和,宋军退出已占领的李朝土地,恢复宗藩关系。

交趾的历史沿革

前214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交趾地区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古代政权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和明)的直接管辖。 以大罗城(古交趾城,越南河内)作为首都的交趾王国,宋淳熙年间,中国册封李日燇为安南国王,遂改称安南王国。后来李氏王朝男嗣断绝,女儿继位,生子陈日煊,遂转为陈氏王朝,除对中国自称国王外,对内和对其他国家,都称皇帝。陈朝后期,外戚胡季犛当权,1400年废少帝自立,宣称自己是虞舜帝后裔胡公满的子孙,于是改名胡一元,命他的儿子胡汉苍当皇帝,自己当太上皇,遂建立大虞帝国。1403年,胡汉苍向明成祖上表,自称陈朝宗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为皇帝,请求册封。明成祖遣使前往安南调查之后,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可是,陈氏的一位漏网之鱼陈天平王子,却逃到老挝(寮国),老挝是中国藩属国,把陈天平送到中国。恰巧胡季犛的使节也到首都应天(江苏南京),他们本都是陈氏王朝的故臣,见了陈天平,惊愕下拜,这证实他王子的身份,并无错误。明朝庭向胡季犛责问,胡季犛上奏章谢罪,请求准予迎接陈天平返国复位。

1405年明朝庭派大将黄中率军五千人,护送陈天平回国。1406年,进入安南国境后,沿途欢迎人员,都十分恭顺,黄中的戒备因之大为松懈。当走到芹站(富良江北岸)时,山路险峻,树林茂盛,又逢大雨,忽然间伏兵四起,护送军团错愕之间,伏兵已把陈天平杀死,向南撤退。在陈天平身旁担任护卫的明朝若干高级官员,也都丧生。黄中急集中兵力反击时,桥已被砍断,伏兵在南岸叩拜说:“我们不敢拒抗天朝,但陈天平不过市井小人,不是王子,不得不把他除掉。小国贫乏,不能招待天朝大军,请回,我们国王自会请罪。”

这种戏侮性的流血手段,使中国没有回转余地。四个月后,远征军在名将张辅率领下,进入安南,大破胡季犛的象阵。1407年,胡季犛父子被俘,同众多胡朝的文臣武将一起被押送明朝的首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胡姓王朝覆灭,陈姓王朝又没有近亲。而安南王国故地从公元前二世纪时起,就是中国疆土。于是,中国宣布撤销安南王国,改称交趾省,管辖十五个府,四十一个州,二百一十个县。这个从十世纪脱离中国而独立的国土,经四百余年的隔绝,再回归祖国。

可是,不幸的是,明政府带给新交趾省的,却是腐败的统治。第一是地方官员,大多数来自邻近广西、广东、云南三省区,只不过略识文字,他们冒险深入蛮荒,目的只有一个:发财。第二是宦官,监军太监马骐,是事实上安南军区的太上司令官和交趾省的太上省长,他对人民施展不堪负荷的勒索,仅孔雀尾一项,每年即要一万只。如果数目不足,他就把交趾人逮捕,并残酷地拷打。

交趾人无处申诉,最终形成了官逼民反的形势,叛变纷起,遍地战斗。其中最有力的一支是清化府俄乐县警察局长(巡检)黎利。黎利最初集结兵力时,交趾省两位副省长(参政)冯贵、侯保,动员军队征讨,本来可能扑灭,但马骐不愿看到他们胜利,而把精锐部队留着自卫,只拨给他们数百名老弱残兵,结果二人战死,黎利的势力途不能控制。一四二六年,安南兵团司令官(安南总兵官)王通,在交州府应平县宁桥遇伏,死二万余人。一四二七年,明朝援军司令官柳升在倒马坡(越南同登),也遇伏,柳升战死,七万余战士全部被杀。王通惶恐失措,还没有等到呈报中央批准,就向黎利求和,允许退出交趾。黎利接受这个提议,双方筑坛盟誓。

黎利也知道王通只是私自求和,所以又向明政府发动政治攻势,用陈暠的名义,上奏章给中国皇帝,自称是陈姓王朝的近亲,请求册封。明军刚受到严重挫败,又听到王通私自求和消息,又觉得中国本是为维护陈氏王朝正统而战,于是顺水推舟,册封陈暠当安南国王,撤销交趾省。这个新省回到中国只二十一年,到此再度脱离,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是,等到明朝官员和武装部队撤退之后,黎利上奏章说陈暠已死,请求改封他自己。中国明知道他在耍花样,但已无力再发动战争,只好册封黎利当安南国王。

不过黎利并无意与中国对抗,他在被封之后,对中国继续执行传统的事奉大国政策,邦交更为敦睦。 1527年,后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控制。1592年,后黎朝复辟,北部由郑氏家族控制,南部则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并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1771年,爆发西山三兄弟起义,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之後接受中国清朝嘉庆帝的更改册封为「越南国王」,正式建立新国号为「越南」,这也是越南名称的由来。

越南是一个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国家。自中国秦朝以前,传说中的英雄雄王在越南北部成立国家,名叫鸿庞。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为巩固南方而进占今日越南的所在地,公元前214年,秦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并向越南北部大量移民。

该地区曾长期归属于中国,但曾几次反复。最早归于中国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为巩固南方而进占今日越南的所在地,

公元前204年,秦南海尉赵佗在秦末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越南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并在越南北部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统治。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越南北部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政权的直接管辖。

1937年,越南实际独立,但直到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越南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 受到美国的支持,以吴庭艳为首的南方政府拒绝在最后期限1955年7月前与北方就普选问题进行磋商。胡志明在北越获得相当多的支持,主要由于他们推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使得贫农可取得土地所有权,南越则未推行,因此失去关键性的农民支持。南越拒绝遵守巴黎协定,并宣布成立共和国,北越随即由胡志明宣布建国。为保障南方政权的发展,美国在1960年代对南越的经济及军事资助从不间断,直到1973年南北双方签订停火协议为止。之后,美国从南越撤军。(参考越战)

两年后的1975年4月30日,北越军队击败南方政权,两越在北越领导下统一。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更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这次战争总共导致380万人死亡,其后遗症在战争结束之后二十年也未能平息:香港的越南船民要到1997年之后才全部被遣返越南。

在古代,什么是交趾国?

交趾就是越南(古称交趾国)。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为巩固南方而进侵今日越南的所在地,公元前214年,秦将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并向越南北部大量移民。公元前204年,秦南海尉赵佗在秦末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越南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并在越南北部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统治。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越南北部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政权的直接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