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省有多少个市?

青海省的城市有8个,分别为: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二、青海有哪些市

截至2020年,青海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分别是西宁市、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青海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三、青海有哪几个市州(青海有哪几个市)

1.下辖西宁市、海东市两个地级市。

2.西宁市,简称“青”,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交通、通讯中心和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也是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3.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

4.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以东而得名。

5.海东市内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点是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夏季温差小,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隆雨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

6.2016年12月,海东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四、青海省有多少个市区、县区?

截至2018年2月,青海共辖2个地级市、6个自治州。

分别为:

一、西宁市

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

行政区划:

西宁市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另外设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属城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海湖新区。

二、海东市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全境东西长约124.5千米,在东经100°41.5′~103°04′之间,南北 宽约180千米,在北纬35°25.9′~37°05′之间。全区总面积1.32万平方千米。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

历史沿革:

1978年10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从湟中县析置平安县,设置海东地区,辖民和、乐都、湟中、湟源、平安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1986年民和县改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1999年12月,湟中县、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

2013年2月,海东撤地设市,海东市政府由平安县(今平安区)迁至新成立的乐都区。

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平安县撤县设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底,海东市辖二区四县,即乐都区、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有96个乡(镇)。

三、海北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介于北纬36°44′00″~39°05′18″、东经98°5′00″~102°41′03″之间。东南与大通、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青海湖相望,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肃南县为邻。全州东西长413.45公里,南北宽261.41公里。土地总面积34389.89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海北藏族自治州辖3个县、1个自治县。

四、黄南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九曲黄河第一弯,介于东经100°34′-102°23′,北纬34°03′-36°10′之间,因地处黄河之南而得名。东北部与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邻,东南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碌曲、玛曲三县接壤,西北西南部分别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贵南、同德三县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接。州境东西宽175千米,南北长235.3千米,总面积为1.82万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黄南藏族自治州下辖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五、海南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海省东部,东与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98°55—105°50′,北纬34°38′—37°10′,东西宽260千米,南北长270千米,面积为4.45万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共和县、贵德县、贵南县、同德县、兴海县5县。

六、果洛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之间,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7°54′-101°50′,北纬32°31′-35°40′之间。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南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西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毗连,北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接壤。全州总面积7.64万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果洛藏族自治州辖玛沁、班玛、甘德、达日、久治、玛多6个县。

七、玉树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全州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89°27′-97°39′、北纬31°45′-36°-10′之间。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连,边界线长724千米。西北与新疆巴音郭愣蒙古族自治州接壤,边界线长180千米。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边界线长240.6千米。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舭邻,边界线长176千米。西南与西藏自治州区昌都市、那区地区交界。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底,玉树藏族自治州辖玉树市、称多县、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六市(县),11个镇34个乡,258个村(牧)委会。

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北临甘肃,西接新疆,东与青海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相连,南与青海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毗邻。地理坐标为东经90°07′-99°46′,北纬35°01′-39°19′。东西长约837公里,南北宽约486公里,面积30.07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德令哈、格尔木、茫崖3个县级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3个县和大柴旦行政区,共有8个街道、21个镇、14个乡,295个村(牧)委会、73个居委会。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青海

百度百科-西宁

百度百科-海东

百度百科-海北藏族自治州

百度百科-黄南藏族自治州

百度百科-海南藏族自治州

百度百科-果洛藏族自治州

百度百科-玉树藏族自治州

百度百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五、青海包括哪些城市

青海省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有汉、藏、其他有回、蒙古、土、撤拉、蒙古等全国所有56个民族中的54个,到2006年末,总人口为547.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2.8%,234.4万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行政区经过多次调整,现辖1个地级市 ,1个地区,6个民族自治州,30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2个州属市,4个辖区,3个行政区.基层行政单位有:369个乡,34个民族乡,36个镇.

西宁市 辖5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城中区.

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城南新区、湟源县(城关镇)、湟中县(鲁沙尔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

海东地区 辖2个县、4个自治县.地区公署驻平安县.

平安县(平安镇)、乐都县(碾伯镇)、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

海北藏族自治州 辖3个县、1个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海晏县.

海晏县(三角城镇)、祁连县(八宝镇)、刚察县(沙柳河镇)、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

黄南藏族自治州 辖3个县,代管1个自治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同仁县.

同仁县(隆务镇)、泽库县(泽曲镇)、尖扎县(马克塘镇)、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优干宁镇)

海南藏族自治州 辖5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共和县.

共和县(恰卜恰镇)、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贵德县(河阴镇)、兴海县(子科滩镇)、贵南县(茫曲镇)

果洛藏族自治州 辖6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玛沁县.

玛沁县(大武镇)、班玛县(赛来塘镇)、甘德县(柯曲镇)、达日县(吉迈镇)、久治县(智青松多镇)、玛多县(黄河乡)

玉树藏族自治州 辖6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玉树县.

玉树县(结古镇)、杂多县(萨呼腾镇)、称多县(称文镇)、治多县(加吉博洛格镇)、囊谦县(香达镇)曲麻莱县(约改镇)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辖2个县级市、3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德令哈市.

德令哈市、格尔木市、乌兰县(希里沟镇)、天峻县(新源镇)、都兰县(察汗乌苏镇)

青海地处内陆腹地,自然环境特殊,县级行政区划辖地面积大,但人口密度小,全省46个县(市区)中,15万人以下的37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23个,玛多县仅万余人.

六、青海省有哪些城市?

青海下辖2个地级市(西宁市、海东市) ,3个县级市(玉树市、德尔哈市、格尔木市)

1.地理位置

青海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本省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9′-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

2.地貌特征

东北部由阿尔金山、祁连山数列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蕴藏着丰富的冰雪资源。位于达坂山和拉脊山之间的湟水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地表为深厚的黄土层,是本省主要的农业区。

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环绕的巨大盆地,海拔2600~3000米,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300公里,面积20万平方公里,盆地南部多为湖泊、沼泽、并以盐湖为主。“柴达木”在蒙古语中为“盐泽”之意。

3.气候

青海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各地区气候有明显差异。

4.河流

全省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条。

5.人口

2014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83.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3万人。

6.民族

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

7.铁路交通

兰青铁路、青藏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8.景点

青海湖、孟达林区、三江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