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是什么

梅干菜是将芥菜,雪里蕻,萝卜幼苗,油菜等蔬菜菜腌制、晒干而成的菜。

梅干菜,浙江绍兴、宁波、金华、丽水,江西抚州等地称“梅干菜”,浙江台州称“菜干”,广东梅州称“梅菜干”。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冬菜干、雪里蕻干之别,多是居家自制。做法是使菜叶晾干、堆黄,然后加盐腌制,最后晒干装坛。

菜干油光黄黑,香味扑鼻,解暑热,洁脏腑,消积食,治咳嗽,生津开胃。故绍兴地区居民每至炎夏必以干菜烧汤,其受用无穷也,至于“梅干菜切肉”更为绍兴特色菜肴,已入《中国菜谱》。

梅干菜是慈溪、余姚、绍兴的著名特产,生产历史悠久。慈溪、余姚、绍兴人普遍自腌自制,作为常备蔬菜,也常用来作为馈赠亲友的物品。早在《越中便览》中就有记述:“梅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别。芥菜味鲜,油菜性平,白菜质嫩,用以烹鸭、烧肉别有风味,慈溪、余姚、绍兴居民十九自制。”可见那时绍兴梅干莱的制作已极为普遍了。

据曾在清代制作过贡品菜的老人回忆,这样精制的贡菜由慈溪、余姚、绍兴知府和山阴县监制,每年不过千把斤,菜坛上加盖黄封,专人运往京城。据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来绍兴时都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和菜场。如今,不仅绍兴农民几乎家家自制,户户常备,通年不断,宁波地区的慈溪则是制作商品梅干菜为主。商品梅干菜年产在250吨以上,远销国内外。

梅干菜是什么菜?

梅干菜是芥菜做成的,梅干菜属于粤菜、浙菜的范畴,菜干油光黄黑,香味扑鼻。将新鲜芥菜的收条,干燥后,除去腐烂的叶子,简单处理后,就腌制成干菜。菜干油光黄黑,香味扑鼻。故绍兴地区居民每至炎夏必以干菜烧汤,其受用无穷也,至于梅干菜切肉更为绍兴特色菜肴。

营养价值

经腌制后未晒干的鲜咸菜色泽黄亮、味醇香、质鲜嫩,含氨基酸0.15%,总糖0.34%,全氮0.25%。每百克含钙250毫克,磷31毫克,铁3.1毫克,维生素B0.04毫克。晒干后的梅干菜酱褐色,有独特的菜干香味。用整株芥菜腌制晒成的叫长吊干菜,切碎后随制晒成的叫短吊干菜。梅干菜常用来清蒸、油焖、烧汤,食之能解暑热,清脏腑,生津开胃。

制作方法

1、将收获后的鲜菜整理清洗后晾晒5天左右,放在荫凉通风处堆放4—5天。

2、待菜叶呈黄绿色,叶子变软时,将干菜叶切成丝。

3、将干菜丝放进盆里,撒上盐,用手揉搓,等渗出一些菜汁时,便装入陶罐。

4、将装满菜丝后的陶罐封严,放在荫凉处存放。

5、腌制半个月后,即可找开陶罐的封盖,取出完成的梅干菜来食用,此时菜线便成为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梅干菜。

梅干菜到底是什么菜?

腌完的咸菜,自然风吹晾晒成干,就成了梅干菜。梅干菜选材上用的多是粗秆大叶的芥菜,腌制风干成梅菜后色泽偏黄,味道上本身就不够浓郁,更何况四川人做菜的时候,还得先把梅菜焯水,更是让那股子咸鲜风味流失了大半。

浙江人是舍不得把梅干菜焯水的,连洗的时候也小心翼翼,生怕损失了梅干菜的鲜美。而用来腌制梅干菜的雪里蕻,则是芥菜的栽培变种,浙江人又称之为“九头芥”,茎秆细长,味道极鲜,连腌完菜后剩下的卤汁,都被浙江人家当做灶间必备的“液体味精”。

扩展资料

靠湖的杭州人吃的是龙井虾仁、西湖醋鱼,沿海的宁波、台州、温州则把生猛海鲜当家常便饭,连内陆地区都有开化青蛳、金华火腿、临安春笋……仿佛每一座小县城,都有那么一两样“高级食材”。

然而每一个“浙江胃”里,无论装了多少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最后总是会被家里一盘乌漆麻黑、粗糙难看的梅干菜所俘获。不是每个金华人都吃过金华火腿,但几乎每个浙江人,都吃过梅干菜。

梅干菜虽黑,却是浙江人从小吃到大的“白月光”。就像广东人总是说“爱吃酱油会变黑”一样,每一个浙江妈妈,也都曾用“吃太多梅干菜,长大就会变黑”来吓唬过孩子,然而等到游子离乡时,又会在他们的行囊里满满当当地塞上一罐又一罐的梅干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