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准品,标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1.

质控品:IFCC的定义是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或溶液,不能用于校准对稳定性、瓶间差要求高。分定值和不定值两种。在选择控制品时,应该选择有几个浓度的、浓度范围分布较宽的、最好是医学决定水平的、有可报告范围范围是上下限值的质控品。

2.

标准品:用于定标即标准曲线的绘制。

3.

校准品:公司指定用来校准某检测系统(仪器+试剂+方法程序)的,是考虑到它具有基质效应的情况下,人为赋予校准品的校准值。因此,校准品必须专用于某一检测系统。

北京标准物质网:

二、什么是校准品

校准物既校准品:参考物质,其值为校准功能中用的自变量。

其一种或多种特性值用可建立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使之可溯源至准确复现的表示该特性值的测量单位,每种确定的特性值都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通常包括一级校准物和二级校准物。

厂家工作校准品:按照一家或多家厂家选择测量程序定值。有时候,此校准品称为“厂家控制校准品”(或“内部校准品”)。需证明可用厂家选择测量程序和校准程序互换的校准物质。

厂家产品校准品:按照厂家常规测量程序定值,用于校准终端用户常规测量程序。

测量程序:一整套操作,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用来限定,识别,保存或复制一种单位或一个或更多个参考物的分量值。

产品校准品:用于厂家最终产品的校准物质。

终端用户常规测量程序:由厂家提供的一种测量系统,用一家或数家厂家商品校准品校准。

三、校准品和质控品的区别

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三者同为参考物质。参考物质是一种材料或者物质,某一种或多种特性值只够均匀并被良好确定,用于校准测量系统,评价测量程序或为材料赋值。但三者并非用一个概念,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应用场合。临床上常常有很多错误的应用,例如将不同厂商的校准品应用于检测系统;使用给定值的质控品评价检测系统;使用质控品来校准检测系统等等。本文内容详细介绍了校准品、标准品、质控品的来源及定值方式,得出正确使用三种参考物质的方法。

一、传统的方法的缺点:

传统的检验项目,要使得检验结果可靠或者有依据,往往会使用一个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同样品一同测定。

传统的标准液用纯水配制,同血清相比,成份非常简单,除了待测物质外只有水了。此时在将样品同标准品相比较时,引入了基质效应。

基质效应:检体中的非测定物质对测定量的影响。

换句通俗的话说也就是,检体中测定物外的其他物质对|检验地带网|检测的干扰,使检测结果偏离真值。

此时通过同无基质效应的标准品比较得出的有基质效应的样品检测值,将偏离于真值。

是否能使用标准液取决于检测方法学,干扰极小的决定性方法或者某些已知干扰的参考方法可直接使用标准品。

二、标准品的定值

一般而言,检验工作中使用的标准品属应用标准。将符合质量标准的纯品使用称量法和容量法配制成溶液。用决定性方法反复测定,结果在规定的范围内属合格。测定制的可靠性取决于鉴定方法,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不如公认的称量法和容量法。标准品值由称量和容量法计算确定。决不可将实测值替代修正。

四、质控样和标准样品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质控样:将已知量的待测样品加入到生物介质中配制而成,用于质量控制。

2、标准样品:含义为参照物",实际上就是这种物质提供一个或多个量值作为其他测量值是否准确的"参照值。

二、特点不同

1、质控样:来源同校准品大致相同,厂商可能会根据自己的要求添加了很多物质,此时有些物质的添加量常常达到病理状态的高浓度,在应用于某一项目时,对这个项目来说基质效应将更大。

2、标准样品:采用一种方法对其进行测量,如果测量得到值与其提供的"参照值"相吻合,则就认为该测量方法是合格的,可靠的;相反,如果不相吻合,则就认为该测量方法是不合格的,不可行的。

三、用处不同

1、质控样:会给标准品定一个定值范围,这个定值范围是由厂商联合几家使用同样检测系统的临床用户,仅多次测定得出的均值。此时如果将该质控品应用于另一个检测系统,由于方法学的不同,可能得出同厂商给出值有较大差异的值。此时不能认为该检测系统的准确度不佳。

2、标准样品:国内研制单位有中药标准对照品研究中心、国家标物中心,山东冶金科学研究院标样所,钢铁研究总院,鞍钢技术中心,沈阳市北方标准样品发行中心等;国外标准物质研制单位有BAS,BS,IARM,美国加联、美国标准局等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样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质控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