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几月几号
小暑是7月7号。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这个时节虽然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但对于农作物来讲,雨热同期有利于成长。
二十四节气——小暑
小暑为六月节,暑为热,热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暑热深入,便忧热烦渴。困溽才暑,溽是湿气蒸腾,但溽是湿气上升,溽露飞甘,舒云结庆,所以,暑天的清晨最美。午后溽气凝为云山,有呼风唤雨,待雨弹光鞭过后,林梢簇簇红霞满,暑天的晚霞、星空、虫鸣不眠之夜,都是最美的。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105度。
小暑之日“温风至”,温风指热分,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蟋蟀,它名“促织”,为督促女子纺织,“促织鸣,懒妇惊”是为警示。
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开始练习搏击长空。
相传,“六月六”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照晒,去潮湿、防霉防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在每年夏天农历初伏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扶老携幼,出门游玩,欣赏大自然的山花野草。因为“伏”字和“福”字同音,“游伏”,也就是“游福”,寓意“有福”。
小暑有吃饺子的传统习俗,因为伏日到来,人们食欲不振,易消瘦,这就是所谓的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吃三宝
一宝蜜汁藕
莲藕营养又消暑,在空气干燥、补水又不足的时候,常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解决流鼻血。
二宝黄鳝
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各地经典菜肴几乎都有以黄鳝为原料的。黄鳝生长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补、最味美的莫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
三宝绿豆芽
炎炎夏日,烹制一道绿豆芽菜肴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清和时候雨初晴。密树翠阴成。新篁嫩摇碧玉,芳径绿苔。雏燕语,乳莺声。暑风轻。帘 旌微动,沉篆烟消,年枕余清。
——赵师侠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周邦彦
小暑是什么时候
小暑(Lesser Heat),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那么小暑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小暑是什么时候
2017年小暑时间(2017年7月7日05:50-2017年7月22日23:15)
小暑三候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什么叫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几个节气
导读:看着小暑上了热搜,很多人都疑惑不解,什么叫小暑呢?小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关注呢?原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代表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那么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几个节气?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什么叫小暑
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小暑时节,天气炎热、雷暴频繁,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灼热铺天盖地,让人无处藏身。时至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还会带着热浪。小暑时,我国南方地区已是盛夏,部分地方也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从小暑开始,人们做好了迎接酷暑的准备。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几个节气
小暑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5个节气。小暑的时间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此时蟋蟀也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热消暑;同时,老鹰也会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代表着什么
小暑到来代表着我国华南西部、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到来代表着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
小暑节气的相关农谚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24节气中的小暑是几月几日 小暑是什么时候
1、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7月6日-8日之间,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太阳到达黄经105°时。
2、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7月22日-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时。
3、盛夏时节气温很高,人们常常选择每天只是用黄瓜、西红柿、西瓜等蔬菜和水果,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夏季的“清淡”饮食指的并不是只吃蔬菜和水果,而是少吃油脂含量高的、辛辣的或者是煎炸的食品。
4、进入大暑以后,高温天气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大量消耗蛋白质。如果只吃蔬菜和水果,就会造成蛋白质缺乏,体质下降,人体会感到疲劳、嗜睡、精神不济;到了秋冬天气变冷的时候更容易得病。所以适当地吃一些瘦肉、鸡蛋或者喝些牛奶,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5、出于保护脾胃的考虑,早餐应该尽量吃些热的东西。由于夜晚的阴气在早晨还未彻底消除,人体内的肌肉、神经、血管都还处于收缩的状态,如果吃冷的早餐,会让体内各个系统收缩得更厉害。或许初期并不会感觉到胃肠的不适,但持续的时间一长或者年龄见长以后,就很容易感冒或者有其他的小毛病,这些都是因为伤了胃气的缘故。
小暑时间
2022年小暑时间:7月7日10:37:49。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
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地区“高温、干燥”。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小暑节气后,大地少有凉风,而且吹的风还会带着热浪。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我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中国南方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总之,小暑节气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雷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