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棋怎么玩
感谢邀请
围棋,在古代被称之为“弈”,“对弈”一词指的就是围棋。而今,在各种娱乐设备杂陈的现代社会里,围棋为何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仍受人欢迎?这其中究竟有何秘密?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围棋妙趣无穷,棋理深微,不但可以开发智力,还可以提高涵养。
一般在正规比赛中,围棋棋盘的规格是19*19,每一个格子的尺寸是2.3*2.4。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棋盘上划了九个点,术语称做“星”,中央的星点又称为“天元”。围棋的棋子一般为361颗,其中黑子181颗,白子180颗。
那么,围棋是怎么下的呢?
初学围棋的人必须要先了解以下几条有关围棋的基本规则:
一、围棋通常由两个人进行对局,对局时一方执黑棋,另一方执白棋;执黑棋的一方应先下子,执白棋的一方随后下子。
二、围棋对局时,双方应该轮流在棋盘上下子,每方每次只能在棋盘上下一个子。棋子下在棋盘上之后就再也不能移动,直至终局。
三、对局双方可自由地在棋盘上下子,并根据己方的意愿相互围地,直至终局。终局计算胜负时,围地多者胜。
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围棋规则”,那就是:在这张棋盘上,有361个点,黑棋先行,黑白两色的棋子,在交叉点上依次落子,最后看“谁占的地方大”,谁就赢了。
既然是看谁占的地方大,那就要去“抢地盘”,就是要把对方的棋子“吃”掉。这就要讲到“气”这个概念了,“气”就是一颗棋子周围的四个点,要是这四个点被对方的棋子占据,那这颗棋子就会被“吃”掉。就像下图,当黑子的四个气都被白子占据了,那最中间的黑子就被“吃”掉了。被吃掉的地方不能就不能下子了。
“气”
没有气的地方虽然不能下子,但若是在下子之后,自己虽然没气,却也使对方的棋子处于没气状态,即可以提取对方的子,那是允许下子的。如下图,白子的落子能够将黑子“吃”掉时,则可以A处落子。
“吃””
在白子落子后,黑子又可以反杀,这种局面称之为“劫”。双万可以在同一地方互相提来提去,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双方在这一处可以无休止地走下去.根据这种情况,规定了“同形不能反复”,对打劫要予以“着手”限制。既黑子必须在别处落子,若白子也在别处落子,那么黑子才能再在B处落子。反之亦然。
“劫”
在围棋中凡是具有两只或以上完整的“眼”棋子叫做活棋。就像下图中白棋的两个眼,也称“鸳鸯眼”,所有黑棋不管怎么围,白棋都不会被“吃”掉。
“眼”
当然,“吃”子只是手段,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围”,是占据更大的地盘。掌握了基本的围棋规则之后,棋下的怎么样,那就要自己的学习和领悟了。除此之外,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怎么判断输赢了。当一盘局结束的时候,棋盘上的交叉点不是白棋的活棋范围就是黑棋的活棋范围,最后哪方占的“地盘”大,哪方就获胜了。
“终局”
由于黑子先行,占有优势,所以黑子想要赢棋需额外多占3.75子。也就是说,黑子“占地超过一半(361的一半即180.5)”还是不够的,而是要占到184.25以上才能算赢。
二、围棋的初学方法与步骤
围棋的初学方法与步骤:
1、首先我们要清楚围棋的学习规则。学习基本规则。围棋基本规则是把棋子的边界围起来即可吃掉棋子,把棋子从棋盘中拿出,中间区域需要四面围绕,边界需要三边,角落需要围绕两边。活期是指有两个真眼,即把正片棋子围起来也无法提掉。
2、学习基本定式。我们学习完基本规则,就应该尝试了解围棋的走向,围棋有特定的走法,这些都是经过很多年验证最好的走法,对各种定式有所了解,如角落布局的各种定式,掌握其中的原理。
3、在了解了走法之后我们可以进行黑白死活题练习。围棋有很多死活题,也是实战中的经常出现的状况,在解答时应该心算对手与自己会走的位置,力争自己的棋子能活。
4、棋局布局技巧。围棋布局的技巧也很重要,首先我们要学习围棋布局,围棋布局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从边界开始走棋,最后走中间,以大块区域开始行棋,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棋盘。
5、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寻找同等资源的对手进行比赛。与同水平棋手对战。初学者一般与初学者对战,这样能互相学习,又不会打击自信心,在对战中互相进步。
6、寻找那些高手下围棋的手法和棋谱。围棋水平的增加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习高手们的下棋棋谱,理解每一步棋的目的,从模仿到习惯。
7、在和同等级的围棋者进行较量之后,如果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可以选择高等级的围棋手进行对战。与高手对战。与自己水平高的人对战,虽然胜率较低,但是能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找到原因,更快提高自己的水平。
围棋的胜负判别
围棋之所以称之为“围棋”,是因为棋下完后,以双方所围地域的大小来决定胜负,占地盘多的一方为胜,也就是说活棋占交叉点多的一方为胜方。
棋盘上共有361个交叉点,如果两人平分,应各得180个半。因此,一方所占交叉点超过180个半即为胜,否则为负。当双方各占180个半即为和棋。
在实际对局中,可根据不同的对局方式,采取相应的计算胜负的分先、让先、让子的三种方法:
分先:指双方水平相当,轮流执黑先行。此局面由于黑方有先着便宜,所以我国围棋规则规定:黑方在数子后应贴出3又3/4子(即七目半),以求黑白双方的平衡。
即黑方185子时,则胜3/4子(一目半);白方177子时,则胜1/4子(半目)。数棋子的个数定胜负时,只需数一方子即可。
让先:指双方水平有差距时,由水平略低的一方执黑先行,终局计算时黑方不用贴子。即一方子数超过180个半为胜方,各占180个半为和棋。
让子:指双方水平有很大差距时,由水平低的一方执黑,先在星位上放几个黑子(通常让二子、三子……九子),然后由白方开始下子。终局计算时,按让子数每让一子由黑方贴出1/2子。如让二子,则贴还一子,让五子,则贴还两个半子,贴还后,仍以各占180个半为和棋,多于此数者为胜。
三、儿童围棋怎么玩新手入门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初学者怎么学围棋?学围棋的入门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学者学围棋入门教程,希望对你有用!
初学者怎么学围棋入门
一、学术语:术语是接触围棋文化的开始,是指引初学者学会简单行棋的方法,是发挥“记忆”优势的手段。术语大致分单方行棋和双方接触两个方面的,比如说:单方的-长、立、爬、飞、拆、关、虎、狗脸、马脸等;双方的-压、托、碰、扳、打、拔、刺、镇等。学习术语来指导行棋,会为学到新的知识点而兴奋。当然,学习、掌握的要素就是多次的进行复习。
二、学习格言:格言是对围棋道理最简洁的阐述,是对某特定形状走法最直接的提示,是指引初学者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行棋的语录。
如:金角银边草肚皮、棋往宽处行、追要飞逃要关、四角穿心、莫压四路休爬二路等说的是棋理(下围棋的道理);
十字扭断长一边、二子头必扳、棋从断处生、单跳成形、中心开花三十目等讲的是棋子接触后对形状的认识和走法。
三、学习吃子技巧:通过吃子技巧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手筋,什么是俗手。什么是棋筋,什么是废子。(可以丢掉的子)什么是追吃,什么是逃子。什么是紧气,什么是松气。
至少学会认识并运用8种吃子技巧:征、枷、门、抱、追、扑、倒扑、接不归...
四、学习棋形:要知道用多个棋子可以走出各种形状,而这些形状则分为好形和愚形。
还要学会形状的要点:切断-链接;形状的作用:围地-行棋;形状的应用:接触拉手-虚走跳飞;
形状的配合:两子配合,三子配合。
五、学习死活:死活形状-直三弯三、直四弯四丁四方四、刀五花五、板六等。
简单角部常型-猪嘴板六、老鼠偷油等。
简单边上常型-七死八活等。
六、学会做题:知道什么是黑先杀白、什么是黑先做活、什么是死活题、什么是对杀题、怎样观察-气、断、形,怎样计算-我走什么,对手走什么。多长时间做一道题、什么时候看答案。
七、学定式:只有学会定式,才能解决前面提到的乱吃和互围的问题。在四个角上都走出定式,局面自然就打散和均衡了,让业内人士看,初学者就开始会下棋了。
更重要的是,定式中包含了棋形、手筋、接触、吃弃、追逃、围地、出头等元素。是赠给初学者们一顿营养丰富的大餐。
但要注意,定式不可学的过多和生僻。要学简单的、实用的、流行的、和容易掌握的。
八、学习布局:简单的布局:二连星、三连星、中国流、错小目、小林流。每种布局按常见套路学会走个十步八步的即可。目的就是知道围棋开始可以这么下和谁是张三谁是李四。
小孩子学围棋的好处
一、围棋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围棋游戏比较好玩,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小学上课时,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棋是自己来下,家长帮不上什么忙。既然自己来下,那每步棋怎么走,都是自己说的算。围地盘、作战打仗这些决策都由孩子自己来定。这一点可以非常好的锻炼孩子的自主决定能力。
我们通常把指挥行军打仗的人叫作“司令员”,孩子下围棋时,完全就是一名指挥官,哪里正在打仗?哪里需要再派人去增援?如果盘面上有好几处仗在一起打,那么变化就更复杂了。哪里最急,需要先处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完整下完一盘棋,对孩子就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二、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围棋标准棋盘是横线19路、纵线19路,看上去不大,然而,具体的变化却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有的人计算过,大约是3的361次方,所以古人有句话叫“千古无同局”。
这样多变化的游戏让小孩子来玩,的确是“胜负难料”的。一大堆黑白子,互相扭在一起,有的时候甚至是“烽烟四起”。那么当前棋局的问题在哪里?可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处理,但哪个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用哲学的话说,就是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然后再找矛盾的主要方面。当然了,下棋时小孩子并不一定非要知道这些所谓的哲学名词,他们只知道看一下“我的哪块棋要被吃掉了?”或者“我怎么样才能吃掉对方的棋子?”。想这样做了以后,剩下的就是要观察,要看清楚棋局的进程,分清主次,看到棋盘上的焦点问题后再行棋。学棋半年左右的孩子,对自己下的棋就有记忆了,虽然不能复盘,但老师讲错了,他们会提示老师,他不是这样下的。
三、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 围棋行棋,是有严密的逻辑的,一步一步都是具有思想性的。古人把围棋叫作“手谈”,意思是用手来交流思想。每步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围棋水平越高,这种逻辑就越严密。甚至高手们常把一些固定的变化叫作“单行道”,那意思就是说没有其它的变化,双方都只能这样下。当然,里面是有逻辑的。
小孩刚开始玩围棋的时候,往往不明白“我为什么非得这样走?”,当然啦,不这样走也可以的,围棋的规则是下哪里都行,规则非常简单,你尽管按照你自己的想法走好了。但是,要想吃掉对方的子,或者想围到更多的地盘,那你的逻辑性就要强才能达到目的。还不是光是你一个人的逻辑,还要符合下棋双方的逻辑。就这样一步一步推演,许多高深的逻辑推理问题,在兴趣盎然的游戏中就完成了。我的感觉就是“深入浅出”。其实孩子再小,也是有他的哲学思想的,虽然非常幼稚,但这种哲学思想会生根、发芽、成长。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载体,不断的在玩中得到锻炼。
四、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注意力:现在学龄前的孩子普遍好动,既然好动,最好让他们静下来,找一种能定性的游戏来玩一下。通过我的实践,围棋对治疗孩子这一毛病,还是很有效果的。
比如一个男孩子特别好动,上围棋课,他不在椅子上坐着,批评他几次都不管用——那真是静不下来。然而,一年半以后,他居然能在棋盘前一坐就是一个小时。围棋对这个孩子会有这样大的变化,这是家长当初没有想到的。其实,围棋对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到底有什么样或什么程度的改变,还没有科学家给出答案。但是通过围棋教学,围棋对提高孩子注意力方面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五、围棋可以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现在的小孩子是在“娇生惯养”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然而,在家里面的过份宠爱,给孩子完成社会化角色转换带来一定的阻碍。“一点委屈也不能受”的孩子,怎么在将来的社会中立足?所以,孩子有没有韧性、能不能承受住挫折,这是对他们心理的一种考验。
围棋过去有一句话:人生如棋,棋如人生。下棋多年,我对此感觉颇深。比如:围棋规则是空盘开局,这就好比人刚生下来,一张白纸;随着棋子越下越多,而且下过的子不能再移动,除非这个子死掉才能从棋盘上拿走,这就好比人做了许多事情,做过了就不能再改变,而只能以后尽量的去弥补。
六、围棋可以提高孩子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围棋里边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啦,比如:连接、切断、封锁、出头、压迫、做活、杀棋、吃子、围地、破空、逃跑、攻击、布局……许多“问题”还不是孤立的,子和子是有联系的,还跟全局形势有关联。随着孩子学棋日久,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全面的锻炼。
因为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要讲方法,从围棋入门课就会教他们许多“方法”。一盘棋自始至终,一般双方要经过几次大的战役,胜负才能见分晓。在处理局部问题的时候,还要求孩子要有“大局观”,纵然局部得利,可全局受损,也是不可取的。
七、围棋可以让孩子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这一点特别重要。在我们的社会教育中,家长们都知道:德育几乎是空白。现在的孩子还不如中国古代从小就背《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家训》什么的,知道一些道理。现在学校学的许多知识都跟道德扯不上边。下棋如做人,棋品如人品,围棋里边的德育内容是很丰富的。比如:围棋贤明、理性,不能任性。你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这样是不行的。棋是两个人下的,你自己的棋怎么下,往往是要考虑对方怎样应才能成立的,任性常常会使自己受损。用通俗一点的话讲,就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立场考虑自己的事情。
八、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围棋中的计算实在是太多了,包括“气”的计算、“死活”的计算和“地盘”的计算。从开盘到终局,无时无处不处在计算之中。据说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在日本的一次棋圣战中,一步棋考虑3个小时,算清一万多个变化后,下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最终夺得了最后胜利。围棋从某种角度说是比算路的游戏,而且它里面的计算比较直观,是黑白棋子形状,跟珠心算还不同(珠心算比较抽象些)。围棋水平越高,算路越深。从刚开始学棋,就接触“气”的计算,不管多高多低水平的爱好者,都能从中得到乐趣。当然,还是水平越高,其中的乐趣越大。这种边玩边计算的游戏,无形之中,孩子的计算力就会得到强化,这对孩子将来的数理化学习非常有益。
九、围棋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面对空旷的棋盘,怎样布局?需要的是想象,围棋很多时候是凭的经验,但没有想象力的人,棋艺是无法达到更高境界的。围棋中有许多的定式,小孩子刚开始学棋时,可以按这些定式去走。然而,有许多算不清楚的变化,则只能用判断和想象。这些算不清的地方,围棋称为“虚”,可以计算的地方称为“实”。实着好掌握,但虚着要靠悟性,在这里,想象力非常重要。常下围棋,对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种极好的锻炼。
十、围棋可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可以说,每一盘棋都是一种创造。“千古无同局”,历史上的名局,往往都是下棋的两个人共同创造出来的弥足珍贵的史料。围棋大师吴清源创造出许多定式,他在日本纵横驰骋三十年,打败天下无敌手,被世人公认为大师。当时,围棋自古以来都是以小目开局的,吴清源与木谷实共同创造新布局法,采用四线的星位开局,开创了围棋布局的新时代。
学围棋的孩子的10个优势
1、养成好习惯
围棋是一项智力运动,每一着棋都要经过大量的计算和判断后才能落子。一旦下出未经思考的"随手棋",胜负的天枰都将会倾斜。所谓"一着走错,满盘皆输"。下围棋,能有效帮助孩子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2、陶冶情操
围棋是一项高雅的运动项目。围棋中深奥的哲学理论以及围棋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孩子在下棋时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对手对自己品格素质的认知。下围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高尚的道德品格。
3、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3、有利于孩子集中注
围棋盘上始终都充满了紧张激烈的战斗,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注意力的分散和松懈。对手的每一着棋,都要认真的评估和判断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应对。下围棋对孩子集中注意力有极好的帮助。围棋是一项高雅的运动项目。围棋中深奥的哲学理论以及围棋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孩子在下棋时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对手对自己品格素质的认知。下围棋,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高尚的道德品格。
4、培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强大的对手,每一着棋都有可能会面临困难的境地。孩子必须学会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独立提出问题,继而独立解决棋盘上的纷争。下围棋能有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所谓"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即开局时按常规手段形成态势,而最终要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仅是平庸地跟随对手是不能获胜的,所以,在棋盘上必须要出奇出新,下出令对手非常为难的着法才能赢得胜利并赢得对手的尊敬。
6、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不放弃的精神
围棋与其它棋类不同,围棋多有胜负,少有和棋。所以,每一着棋都要向着胜利奋勇前进,不能有丝毫的消极和保守,再好的局面一旦被对手逆转,就要面临失败。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能放弃。
7、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在棋盘上的胜负世界中,让孩子在胜利中获得快乐,在失败中品尝痛苦。一次失败就是一个挫折,经得起挫折,才能成为高手。
8、培养交际能力
围棋亦称"手谈",即对局双方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手执的棋子在棋盘上就可以达成心灵互通。与对手下棋,其实就是利用围棋达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9、抵制网络游戏对孩子的侵害
有了围棋的相伴,孩子们会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围棋玄奥的魅力以及快乐的对局体验逐渐抵消孩子上网玩游戏的好奇心。围棋带给孩子的那种实实在在的乐趣甚至会超过网络游戏的那种虚幻的快乐。所以,围棋可以成为少年儿童远离网络游戏侵害的小帮手。
10、得益一生的爱好
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爱好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可怕。千变万化的围棋以及独具魅力的胜负世界,不仅让人一生都爱不释手,同时让人得到的心悟和教训都将会对爱好者的一生产生积极而微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