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毛主席去安源,安源在中国那个省

安源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中部,毗邻湖南,历史上有“吴楚咽喉、赣湘通衢”之称

毛主席去安源,实际就是从湖南去到江西,到安源组织工人运动并举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当局承认俱乐部有工人代表的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

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扩展资料:

安源区,隶属于江西省萍乡市,是中共萍乡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萍乡市政治、经济、商业、文化、科教、交通中心。该区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中部,毗邻湖南,历史上有“吴楚咽喉、赣湘通衢”之称。沪昆铁路、沪昆高铁横贯全区东西,与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两条大动脉相联。320、319国道,沪瑞、萍栗高速公路,双十字纵贯境内 。

安源区在三国末期单独设郡县,至今已历1700余年。安源是中国近代工业崛起的地区之一。光绪二十四(1898年),清末邮传大臣盛宣怀在安源创设煤矿,为当时清帝国十大厂矿之一,安源成为当时中西合作的一个典范,中西文化交流汇集的一个重要结点。截至2017年末,安源区区域总面积212平方千米,安源区户籍人口38.34万,全区辖6个街道、4个镇[2]。实现生产总值(GDP)287.29亿元,同比增长8.9%。

安源是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秋收起义的主要爆发地。上世纪二十年代,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此领导工人革命,开创了“全国产业工人中最早的党支部”、“全国最早的中共地方党校”等15个全国之最,安源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无产阶级的大本营”。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安源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非金属矿产,煤炭蕴藏丰富,可开采储量约达200亿吨,此外还有石灰岩质地较纯,广泛用于水泥原料及溶剂、耐火粘土、镁质粘土、膨润土、源丰富,群山竞秀、丘陵起伏、河渠纵横,瓷土等。

植物资源

安源区植物种类有84科、200属、367种。其中珍惜树种有银杏等,乔木类、灌丛类、竹类、及药材均有分布。

动物资源

安源区有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野生动物20余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惜动物有黄腹角雉,属于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白劲长尾雉等。鱼类、贝壳类、蛇类、蛙类、昆虫、软体动物均有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源区

二、安源在哪个省

江西。安源所属江西,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江南,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

三、中国安源在地图上的位置?

安源区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中部。是萍乡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央。东及东南与芦溪县交壤,西与西南连接湘东区,北与上栗县毗邻。全区总面积212平方千米,总人口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4万人。

,按地图上的指示应该离湖南东部不是很远鐧惧害鍦板浘

四、安源煤矿大罢工是哪里发生的事?

安源煤矿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组织的一场大型的罢工运动。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为要求当局承认俱乐部有工人代表的权利和增加工资举行罢工。路矿当局勾结军阀派兵企图镇压。在共产党人刘少奇、李立三等的领导下,一万七千多工人英勇斗争,迫使路矿当局承认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18日罢工取得了胜利。安源路矿罢工的胜利,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安源煤矿位置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

电影《燎原》,主人公雷唤觉以刘少奇为原型,在刘被批斗之后这部电影被批。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作者刘春华等,1968年7月1日在多家报纸发表。画面中青年毛泽东身穿蓝色长衫,右手执红色油布伞。这幅画因为受到江青的赞赏而在文革时家喻户晓,它迅速被制作成各种印刷品发行,印量达9亿多张,是世界上印数最多的一张油画。这幅画还衍生出邮票、刺绣、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再现。其创作背景是主张毛泽东才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组织者,而不是当时正在被批的刘少奇。1995年刘春华将此画以550万元卖给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还引起了连环诉讼。

电影《毛泽东去安源》,2003年,潇湘电影集团。

五、安源到底属于哪个省?

萍乡市安源区

安源红色圣地

安源,是赣西门户萍乡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她南倚武功秀峰,北望杨歧胜地,西邻潇湘,东近吴越,故有“湘赣咽喉”、“赣西明珠”之称。

安源,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安源因盛产煤炭而被称为“江南煤城”,既是中国古代采煤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煤矿开办以后,新兴的产业工人不甘于沉重的压迫、残酷的剥削,奋起砸碎套在身上的枷锁。1905年5月,数以千计的工人举行罢工,这是中国工人阶级早期斗争的先声。

安源,是秋收起义的爆发地。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倒在血泊之中,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9月初,毛泽东来到安源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讨论了起义的具体部署,确定了起义中的重大问题。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

走进安源,丰富厚重的革命文物总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这里有黑夜明灯——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有安源风雷——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爆发时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指挥部;有星火燎原——秋收时节暴动时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

走近安源,令人更为赞叹的是今日安源魅力四射的城市人文景观。从萍乡市区出发,一条宽60米的萍安大道直通安源。从以纪念馆为主题的安源广场,到以“毛主席去安源”铜像为中心的胜利广场,从以城市雕塑“腾飞盛世”为背景的世纪广场,到以纪念碑为象征的秋收起义广场,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展示出安源的红色文化。

今日安源城市文化的另一个亮点是:安源新区欧式建筑群,他的建设和布局充分体现了人文环境与生态理念的和谐统一。具有欧式风格的区机关新办公楼如一串珍珠环绕在世纪广场西侧曲线优美的低坡上。世纪广场与区办公楼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安源新区的核心和标志。世纪广场不仅对整个安源新区开发建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而且充分体现了安源新区“欧式风格、花园城市”的定位理念,和新区内美轮美奂的欧式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出中西文化合璧的魅力,使人看到一个全新开放的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