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胶东是地雷战还是地道战是什么?

是:地雷战。

山东海阳地处胶东半岛南部,地形复杂,多山区丘陵,这为地雷战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大泽山是抗战时期胶东最早开展地雷战的地方,尤其是大泽山民兵发明的石头地雷,给日寇以沉重打击,被誉为“石雷之乡”。

战斗特点:

起初,民兵普遍采用“等敌雷”,把地雷埋在固定地方,敌人碰上就炸,碰不上则无效。这种埋雷法曾发挥过杀敌作用,但不适应敌人狡猾多变的行动,杀伤时机较差。

后改为“飞行埋雷,飞行爆炸”战法,俗称“不见兔子不放鹰”,即等见到敌人的影踪后,认准敌军行动的路线和方向。迅速理好地雷,飞快隐藏,出敌不意,每次必中。

二、山东地道战遗址在哪个城市

山东没有,河北有的。

河北有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是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村。1959年设纪念馆;196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加固保存着千米地道主干线及部分战斗工事和地道口。1964~1966年,增设冉庄地道战展厅。

扩展资料:

冉庄地道始挖于1938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保存自己,抗御外侮,冉庄一带人民开始挖地洞,最后挖成地道。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

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村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

在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 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

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阱等多处秘密设施。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糟、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的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

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同时,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入地道。这样,冉庄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抗日战争时期,冉庄人民饱尝了日寇的血腥屠杀,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冉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奋起抗日,利用地道优势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其中较大的战役5次,荣获了“地道战模范村”的光荣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30万平方米,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地下保留着当年的地道3000米,现对游客开放1200米。纪念馆展厅占地面积960平方米。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431件,其中一、二、三革命文物101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冉庄地道战纪念馆

三、老电影《地道战》的原址是哪?

地道遗址冉庄遗址冉庄(地道战重要标志之一)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有京广铁路、北有京深高速公路、东有保衡公路,张望公路穿境而过。 冉庄1937年“七·七”事变后,冉庄人民为保存自己、抗御外侮,于1938年春开始挖地洞,并由单口洞逐步发展成为双口洞、多口洞,最后挖成长达32华里的地道网。整个村落设有各种构思巧妙的地道口,并筑有多处战斗工事,构成一个立体火力交叉网。形成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冉庄民兵利用地道优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对敌作战157次,歼敌2100余名,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 冉庄地道战遗址现仍保留着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的环境风貌。还保留着当年构筑的地道及各种作战工事,且在附近修复日寇侵华炮楼一处。展厅内珍藏着大批宝贵的地道战文物,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多处旧址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1959年8月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冉庄地道战遗址距北京200公里、天津210公里、石家庄180公里,西北距满城汉墓40公里,东北距华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是节假日和单、双休日旅游的好去处。 冉庄地道战遗址是融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旅游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理想参观地,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处永恒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焦庄户遗址焦庄户位于北京市顺义县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现属龙湾屯镇。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秋,定名为“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 焦庄户地道战的民兵指挥部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村在战争年代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往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是争从1943年春天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敌人发现只有束手就擒。 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较长时间的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 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雄斗争的历史画面。现在供人们参观的地道遗址留着650多米。 纪念馆参观的内容共有六项:一是参观地道遗址;二是看地道战电影;三是听抗战时期儿童团员焦志斌同志讲焦庄户村的战斗历史;四是吃“抗战饭”(即窝窝头、玉米渣粥和咸菜);五是看“地对空导弹基地”(即看部队内务、队列表演、通讯和指挥、导弹实物操作、导弹演习录像);六是秋季苹果熟了,观众可以亲自参加采摘苹果活动。 西河头地道战遗址西河头地道战遗址位于定襄县城西2.5公里的西河头村,是与河北冉庄,北京焦庄地道齐名的我国保存的最完整的三大地道战遗址之一。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省教委命名为德育基地,1998年被省委国际委员会命名为国际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人际办命名为人民防空教育基地。1995年在原地道战遗址前划地建设了定襄革命历史纪念,从而更增添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1940年,百团大战告捷后,惨败的日寇向我晋察冀边区军民实行了野蛮的“三光政策”。定襄境内的日寇也对西河头、炭窖沟、藏孤台等,3 个村庄进行了洗劫,先后制造了8起惨案,枪杀百姓400多人,烧毁民房2000余间。为了躲避日寇的烧杀抢掠,我抗日军民遵照毛主席“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积极防御思想,依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挖掘了大量的地下隧道。据统计从1942年到1948年全县157个村子,其中有80多个村庄都挖有地道,地道总长是200多公里,西河头地道战开挖于1942年,从最初只能应急藏身到1947年经全村500余劳力,突击40个昼夜,挖成南、中、北三条主干线,纵横52条支线,结构分上、中、下三层,全长10华里,现在开通的是其中的一面干线,全长旅游路线为1000米左右,下入到地道,闻着潮湿的泥土气息,走过一处处战斗工事,眼前的实物瞬间将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前后共经过大小战斗11次,毙伤敌人1000余人,缴获各种武器400余件。其中最大一次战斗是发生在1947年同阎锡山的第39、40军及伪警大队共计5000余人作战,民兵及武工队仅50余人,无一伤亡,毙伤敌100余人。 马尾山遗址 马尾山地道内部马尾山地道遗址即华东抗战地道纪念馆地处山东省西部,泰西西路34公里,肥城市仪阳乡刘台村原马尾山旧址,位于有“世外桃源,人间仙境”之称的肥城市桃园世界风景区中央。 地道战遗址再现了历史的遗迹,展示了抗战时期的光荣史。 地道纵横长度约3200多米,这是一个双层地道,上层地道全长800米,离地面3米左右的距离,已修缮完毕,对外开放。下层还未开放。地道中设有卫生室、指挥部、弹药库、伙房、水井等。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借此敲开了全面侵华的大门。华东全民抗战,为阻击敌人采取了地道战战术。  地道于1938年开始挖掘,1940年完成。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省肥城人民积极利用地道优势配合野战军、武工队对日伪军开展游击战,作战100余次,歼敌千余名。 曲阳发现抗战地道近日,河北省曲阳县灵山镇郭家庄村意外发现一条抗日战争时期地道,该地道于70年前开挖,贯穿整个旧村落。 郭家庄村83岁的吕趁考和80岁的王海青曾是该地道的开挖者。据两位老人介绍,该地道主干道呈十字状贯穿旧村落,南北迂回长500多米,东西长约750米,出口位于郭家庄村旧村落西北,大部分庭院与干道连通。地道距地表五六米,地道高约1米,宽约1.5米,成人需弯腰行进。地道备有烟道,以提防日军用烟熏。 据曲阳县文物保管所所长王丽敏介绍,此次发现的抗战地道,再现了晋察冀抗战时期曲阳人民英勇斗争的历史。目前,曲阳县已安排灵山镇及郭家庄村的义务保护员看管该地道,并对地道进行资料整理与登记,以便日后进一步开发。

四、山东地道战是哪个地方

1.地道战遗址在河北,山东著名的是地雷站景区,位于山东省海阳市北10公里处。

2.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是抗日战争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

3.遗址整个保护区面积30万平方米,重点保护区为26万平方米。

五、地到战在山东哪个城市

地道战的原址在河北保定清苑县冉庄村

山东著名的是地雷战。原址在山东烟台海阳县赵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