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吋与寸的区别

1、严格意义上讲,吋是国际通用长度单位“英寸”,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

2、根据国际通用标准,衡量显示屏幕大小一般以屏幕的对角线长度为标准,一般以英寸为单位,简称“吋”。

3、由于书写习惯,不少商家以寸代吋,以至行业内也渐渐形成寸等于吋的概念。因商家以寸代吋,而遭消费者起诉的事件时有发生。

4、吋-------指的是英吋,即是英制长度单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已经公布废止不用,但一个是国外有许多国家在用,一个是民间工程现场用习惯了,所以还私下里用,这个字也费止不用了。

5、寸-------是我国的传统长度计量单位,也有通知废止不用,但民间也在用。

6、在长度上 1 吋现在要写成1英寸,它近似等于 25.4 毫米。

7、而1寸也应写成一市寸,它近似等于 33.3 毫米。

拓展:

一、寸

1、“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韩国用来表示亲属之间关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间的关系。等,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但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2、释义

①市制长度单位。10寸等于1尺,1寸约合3.33厘米,1米=30寸。

②比喻极短或极小:寸步难行|鼠目寸光|手无寸铁。

③姓。

【寸步难行】 cùn bù nán xíng 形容走路十分困难。比喻处境艰难。

〖例句〗不掌握科学知识,在未来将变得寸步难行。

【寸草不留】 cùn cǎo bù liú 连小草都不留下。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非常严重的景象。

〖例句〗一场大火将这个林区烧得寸草不留。

二、吋 [cùn]

1、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cùn,左右结构,部首为口,英寸(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尺=12英寸)的简写,中国大陆地区已停用此字。

2、换算关系

1 英寸 (吋) = 2.54 厘米

1 英寸 (吋) = 0.0254 米

1 英寸(吋) = 0.762 市寸

1 厘米 =0.39370078740157477 英寸(吋)

1 市寸 = 1.312336英寸(吋)

1 米 = 39.370078740157 英寸 (吋)

二、“吋”和“寸”有什么区别?

吋-------指的是英吋,即是英制长度单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我国已经公布废止不用,但一个是国外有许多国家在用,一个是民间工程现场用习惯了,所以还私下里用,这个字也费止不用了,

寸-------是我国的传统长度计量单位,也有通知废止不用,但民间也在用,

在长度上 1 吋现在要写成1英寸,它近似等于 25.4 毫米

而1寸也应写成一市寸,它近似等于 33.3 毫米

三、吋和寸有没有区别吋和寸有区别吗

1、吋和寸有区别,两者本质不同、长度不同、使用场合不同。本质不同:吋,即英寸的简写,英美制长度单位。

2、寸,即市寸,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长度不同:1吋为2.54厘米;1寸为3.33厘米。

3、使用场合不同:吋是国外引入,多是用来衡量液晶显示器的大小;

4、寸作为长度单位,多是在中国流通,可能在裁制衣服、量取尺寸时比较常用。

四、吋和寸有没有区别 吋和寸有区别吗

1、吋和寸有区别,两者本质不同、长度不同、使用场合不同。本质不同:吋,即英寸的简写,英美制长度单位。

2、寸,即市寸,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长度不同:1吋为2.54厘米;1寸为3.33厘米。

3、使用场合不同:吋是国外引入,多是用来衡量液晶显示器的大小;

4、寸作为长度单位,多是在中国流通,可能在裁制衣服、量取尺寸时比较常用。

五、买电视时,“寸”和“吋”有啥区别?

1、本质不同

吋:即英寸(英美制长度单位,1英尺=12英寸)的简写。吋字公布于1977年12月20日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并随着二简字的迅速废止而停用。作为计量单位使用时,吋字属于别字,应使用”英寸“代替。

寸:即市寸,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

2、长度不同

吋:1吋即英寸为2.54厘米;

寸:1寸即市寸为3.33厘米。

3、电视大小不同

电视机尺寸表示对角线距离,1寸不同的表达相差了0.79厘米,尺寸大的话电视屏幕差距很大。如55英寸(吋)的电视机屏幕尺寸是长121.76厘米,宽68.49厘米;则55寸的电视屏幕要相对55吋大得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寸

六、电视的寸和吋有什么区别

寸和英寸都是长度单位,一个来源于中国,一个来源于古欧洲。是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电视机规格说的寸,是英寸,代表显示屏对角线长度。

寸来源于中国的传统度量衡,秦始皇统一中国主要地区以后,下令书同文、车同轨,为大中华的文化凝聚力打下了基础,也从此开始了历史上最早的标准化工作。秦汉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丈、尺、寸长度关系。

寸来源于人手腕下切脉的位置,距离手腕一寸。十寸为一尺,大概成年人小臂长度,所以那段骨头叫尺骨。

有趣的是,英尺也是来源于人体,名字就叫“foot”,脚。英国国王感觉讨论太费时间,一脚踩下去道:这么长就是一尺!赶上当时鞋大,这一英尺就30厘米出头。

这么自发的搞出来的度量衡肯定是经不起检验的,农耕时代还无所谓,大概其看一眼就算整齐了,看不过来的拿脚走一遍,工业时代就受不了了,误差一根头发丝都能导致严重问题。1990年英国5390航班在飞行中风挡爆裂,机长身体大部分被吸出舱外,靠空姐抓住脚脖子才捡回一条命。这件事故的起因有若干条,其中一条就是维修人员凭肉眼判断固定风挡的螺丝与原来的螺丝尺寸相同。

欧洲进入工业时代对度量衡的这种混乱很恼火,于是产生了建立标准度量衡的念头,也就是现在的米·千克·秒体系。英尺也好,市尺也好,都与公制度量衡建立了稳定的折算关系,一寸等于3.33厘米,一英寸等于2.54厘米,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一英尺是30.48厘米,一英寸怎么才2.54厘米,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这里其实是这样的,一英尺是十二英寸……

好吧,完整点说:英里(mile)1英里=880寻=1760码=5280英尺=63360英寸……晕菜了吧?难怪英国小学生能熬过来的都是大科学家,比如牛顿。

所以现在英国很积极的使用公制,但是美国却很奇怪的坚持英制。粮食贸易用蒲式耳,加油论加仑,汽车里程表上是英里(迈路表就是mile,说谁超速多少迈其实是英里数),身高都是五英尺十英寸……

还有就是为什么用对角线衡量。因为电子工业是从晶圆开始起步,矩形屏幕的规格就是由外接圆的直径决定的,不管你是3:2还是4:3,16:9

都无所谓,只要对角线多长就知道晶圆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