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橙黄绿青蓝紫 和 红橙黄绿蓝靛紫 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赤橙黄绿蓝靛紫那种说法才是正确的?为什么

“红橙黄绿青蓝紫”是现代汉语的通常说法。

赤:古文中的红色,而古人说的“红”指粉红、桃红。

青:古文有多义,其中一项指天蓝色,即浅蓝色。

靛:一种植物染料的颜色,深蓝色。因古人的衣服大多用这种染料染色,常以“靛”表示深蓝。

由此可见,上面的说法都对,差别在于古今不同义。

二、光谱、彩虹的颜色为什么会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与「红橙黄绿青蓝紫」两种不同的称谓?

光谱、彩虹的颜色出现两种称谓的原因:红橙黄绿青蓝紫是可见光谱的颜色,而古代颜料种类比较少,稳定的绿色很难,蓝紫色相对容易实现,变化较多,所以有红橙黄绿蓝腚紫。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传统文化里,彩虹的颜色不一定非得是7种。比如美国、德国是红、橙、黄、绿、蓝、紫6种颜色,比如中国、日本都有五彩的说法。

介质:

光的色散需要有能折射光的介质,介质折射率随光波频率或真空中的频率而变。当复色光在介质界面上折射时,介质对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所形成的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

1672年,牛顿利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彩色光带,这是人们首次作的色散实验。通常介质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与频率的关系来描述色散规律。任何介质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