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族的姓氏解释

蒙古族的姓氏解释:

蒙古族姓氏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在古代,每一个部落就是一个氏族。人们在相互称呼和询问某人时,在其名前冠以该人的氏族名称或族号。

所以,虽然古代蒙古族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家姓”,但他们有氏族、部落名称加上那个特殊的复数升格后缀而成的“敖布格”,也就是族姓。如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述塔塔儿部落时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作图图忽里歹;若是女子,便唤作图图忽里真。”

《蒙古秘史》中也反映了这个习惯,如孛端察儿问女俘:“你是哪个氏族的人”(或译作你姓什么)对方则答是某某氏族人某某。这里氏族名称显然是在起着姓的作用。即使在现代生活中,为防止同名者混淆,蒙古族还保留着名前附带父名的习俗,并按照现代用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写父名的第一个字母。

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内各民族间交往的频繁,蒙古族的姓氏也有很大变化。至少从元代开始,就有不少蒙古族改用汉字单性,如郭庸、周述忽、李朵儿、魂赛因,赵伯颜等皆是。

到明代以后,蒙古族改用汉姓的逐渐多起来,特别是临近汉族聚居地区的蒙古族用汉姓汉名的就更多了。在改用汉姓的时候一般都取其祖先中的出名人物的名字头一个字的音,或取其氏族、部落名称或姓氏的头一个字的谐音作汉姓,如孛儿只斤或博尔济吉特氏改姓包,乞颜或奇氏温氏改姓奇等等。

过去借用汉姓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有的是为当时封建统治者立过功,由封建皇帝赐的姓;有的是蒙汉两族通婚,子女改用汉姓;更多的情况是,共同的地域和经济生活,使蒙古族在风俗习惯方面接受了汉族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民族关系不平等的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得不到尊重,因此也促使许多人改用汉姓汉名。解放后,中国各民族实现了一律平等,民族歧视现象被消除,蒙古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受到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得到发扬光大,因此人们都喜欢用美好的蒙古语取名字。

而且姓从名的现象也很普遍,例如乌云达来姓乌,巴音呼姓巴等。人们在交往中可以按照逐渐形成的共同习惯,根据彼此间的关系和对方的年纪大小称老乌或叫小巴。

现在家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族姓的作用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淡了,姓名只是一个人的符号,然而,蒙古族群众对取名却不是那么轻率的。他们把给孩子取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看作是一件大事,而且为孩子取名时,潜在的文化心理和风俗习惯,像一种无形的规制规范着人们。

比如,谁也不会用意思不吉利的词作为孩子的名字,通常都用含有褒义和吉利的词来命名,如宝音合什格(福禄)、乌力吉宝音(福寿)、吉尔格拉(幸福)、阿木古郎(平安)就是比较常见的。

一般还用寓有一定意思的雅字来寄托美好的愿望,如乌云达来(智慧的海洋)、朝克德力格尔(奋发向上)、乌云其其格(智慧之花)、斯琴格日乐(智慧之光)等,也是常见的。

其次,还要考虑名字的响亮,如哈丹巴特尔(刚毅英雄)、芒列巴特尔(先锋英雄)等。

孩子生下来后,一般都由家庭中最受尊重的长辈来为他取名,旧时信奉佛教的人家,也有请喇嘛取名的,蒙古族取名时也有避讳习俗,就是避免使用祖宗和长辈的名字。

取名中也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社会风尚。现在中老年妇女中,取名叫杜达古拉(招弟)、胡吉雅(得子)的大都因父母抱子心切而取的名字;那些叫瓦其尔、官布扎布等带有佛教色彩的藏名和哈丰阿、胡珠荣嘎等满语名字的人,大都是出生于解放前。

而那些叫苏日娜(好学)、乌日娜(灵秀)、纳敏夫(党的儿子)、安吉斯(耕耘)的则是新中国成立后来到人世间的。

扩展资料:

部落与姓氏关系

蒙古族人的姓是和部落名, 部落首长名, 地域名等有密切关系,在宗室家族发展演变过程中姓也有所变化,有的按等级或类别又划分出不同的姓氏。

如: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部落博尔吉锦氏姓宝,清朝时大部分均有官职,无官职的也奉台吉待遇,元重臣扎勒玛所属的乌利扬罕部姓乌,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塔布囊待遇。相当于宝姓的台吉待遇。宝,乌二姓是蒙古族最高贵的姓,历来如此。

因而因各种原因,如犯罪,破落,或受排挤等不再相配的人被视为非正统的人则不能再用宝姓和乌姓,但这些人为纪念自己的姓,往往在改称它姓时用其同音字,如把宝改成鲍,包等。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况。还有赐姓的作法,对多年在一起的外姓人或奴隶表现好的可以赐姓。

多数情况是和部落名,首长名,地域名第一个音有关。

下表列出部分部落与姓氏关系:

博尔吉锦氏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博尔--取近音“宝” 清朝时无官者奉台吉待遇 。

兀良哈部 成吉思汗的功臣扎勒玛所属的部落, 数皇亲,兀---取同音“乌” 清朝时奉塔布囊待遇, 相当于宝姓台吉 。

兀济业特部 据说成吉思汗的一支早期著名部落 兀---取同音“吴”  。

其木得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其---取近音“陈” 。

白仞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白---取同音“白” 白---蒙语察干的察的近音“常”  。

白如大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白---取同音“白”白---蒙语察干的察的近音“常” 。

来哈德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来---取同音“赖” 。

杭木顿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杭---取同音“杭” 杭---取近音“韩” 。

林日如大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林---取近音“李” 。

西林特德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西---取同音“席” 。

包路处大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佟姓 上是指朝阳地区的情况,在其他地域,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如:

喀喇沁旗——(校注蒙古纪闻)

博罕岱氏(今姓杨)

莽努特氏(今姓何)

齐默特氏(今姓陈)

札哈齐特氏(今姓于)

新楚特氏(今姓章)

额勒图特氏(今姓白)

博鲁特氏(今姓陈,也有姓李)

哈尔努特氏(今姓韩)

札拉楚特氏(今姓陶姓秦)

兀良哈氏(今姓乌)

博尔吉锦氏(今姓鲍)

土默特左旗(阜新) 吴姓蒙古人

塔布囊皇亲吴姓家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古族姓氏

二、蒙古族八大姓氏是什么?

蒙古族是我们所熟悉的蒙古国的主要民族,同时中国境内也有蒙古族并且人口数量不低,目前约有1000万左右。这么大的一个民族也会有不同的祖籍跟姓氏的差异。

八大姓指的是大清王朝时满族的八个显赫的姓氏。分别是仝(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八姓,俗呼"满洲八大姓"。

三、我国蒙古族有哪些姓氏?

蒙古族的姓氏大体有四种:1、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上十一世祖学端察掳一女俘名“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是自己的本名,札儿赤兀惕是氏族的名称。故这个女俘姓兀良合真(真表示女性,若为男性则称为兀良合歹),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姓名称呼的顺序是:姓氏、名称、族属。东部区的喀喇沁各旗札萨克、台吉均姓乌,就是兀良合(也称乌梁海)人者勒篾(成吉思汗四杰之一)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缘故。这就是取本部名称词首为姓。 《元史》第一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载中,也把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记作“乞彦”,也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鄂尔多斯的奇姓,均由此而来。拉施特《史集》记述塔塔儿部落时就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人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2、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合撒儿(成吉思汗仲弟)之后裔所建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氏,就是源于合撒儿出世的孛儿只斤(也记作博尔济吉特氏族之故。这就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东部区卓索图盟)的宝氏,也出于此,因为包、宝谐兰所致。? 3、以祖先的名字为姓。在古代,如元丞相、主修宋辽金三史的脱脱,本是蔑儿吉骀氏。其后人却以脱脱为姓,元代有脱脱尼,明代有脱脱卜花。现代人以祖先的名字为姓的,如,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嗄达梅林,从他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嗄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又如,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远祖兀良合人,本姓乌和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为姓了。东部区蒙古族象这种转姓的情况也不少。? 4、既非以部落、氏族为姓,也不是以父名为姓,而是出于历史上一种特殊称呼。例如,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家属便取姓“奥鲁”,后代改姓“奥”。元代时,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于是后人有了以“蒙”为姓的。另外,明代常给蒙古人赐姓。如火你,于洪武九年(1376)内附,更其姓名为霍庄。观音保,于十六年(1383)附明,赐姓名为李观。丑驴,于二十一年(1388)附明,赐姓名为李贤。? 5、以汉族姓为姓。这主要指按蒙语意译成汉姓。如锡拉特蒙古语为黄,译成黄姓;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译成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成金姓等。还有以谐音取姓,与音近的汉字为姓,如其父名为伯颜,则子取“伯颜”首字的谐音为白姓;又如火你赤,取字首“火”的谐音为霍等,或者直接使用汉姓。 乞颜

纳古斯

肖德

客烈亦惕

孛尔只斤

汪古惕

弘吉喇惕

帖良古惕

兀良哈

满楚古得

杜尔伯特

和硕特

郭尔罗斯

呼和淖如得

伊斯得

夏日高勒

梅日根哈拉

闫忽德闫

泰亦赤兀惕

胡勒目斯

杜格庆

海那赫

华努特

齐木德

敖勒高努德

白如徳

海勒图德

赖哈图德

李莫斯日

都如德

亦日呼德

朱勒豁得

兀济叶惕

乌珠穆沁

巴尔虎

召蒙岱

克什克腾

木斯臣

宝勒格沁

席热臣

包日罕特

台本 邰、

通事纳尔

唐兀惕

夏那日

朱理真

忽思慧

泰亦什

呼和绍布

海拉苏

萨都喇

扎喇亦尔

毛忽来

蔑尔乞德

撒勒只兀惕

塔塔尔

玉理巴雅兀惕

席勒特德

永谢布

翁高德

瓜勒给亚

楚勒呼德

森吉德

察哈尔

努图格沁

强科勒

宫固如徳

锡勒朱徳

索很

达日呼德

楚兀日出德

朝鲁图德

斡恩真

速勒吉德

杭锦

昂沁

宰桑

亦鲁特

扎兰努德

哈日努特

莫勒图特

布忽纳惕

巴鲁喇斯

斡罗纳尔

那牙勤

土默特

土尔扈特

哈达努德

埃日德

斡亦喇惕

朱嘎沁

准噶尔

温德日格庆

达郎古德

俄格德格

呼勒都古德

都仍太本

努克楚德

尼格斯尔

浩齐特

杭席古德

哈荣古德

纪勒格勒德

呼热特 袁

陶日根席日

阿都沁

兀和日沁

陶高沁

豁尼沁

哈日玛赤

塔日阿沁

兀纳嘎沁

博斯沁

特木日沁

陶格沁

珠勒沁

瑙木沁

扎格斯沁

萨日塔兀勒

明安

兀苏德

巴克西纳尔

沙毕纳尔

席日努德

宝古

阿拉图德

辉特

嘎勒楚德

尼出古惕

兀亦桑

忙忽惕

马鄂

布里牙特

敖汉

亦赫君

固兀日

朱日其德

俄勒特德

嘎察古特

翁牛特

喀喇沁

扎勒楚特

斡鲁徳

卧特日古斯

毕德兀德

何勒楚德

格根托如勒

宁嘎德

哈吉古特

俄勒斯特

嘎树努德

哈布哈沁

失宝赤

希日木德

囊嘉

塔布囊

阿巴嘎纳尔

宝日努德

沙吉盖

巴亦拉葛赤

敖陶格图

蒲甘

普鲁

四、蒙古人的姓氏都有甚么

蒙古人长期没有姓氏。外蒙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实行姓氏制。

表达英雄形象

俄日勒和克--英勇 苏日勒和克--威武 岱钦--战将

拉克申--魁梧 岱森达日--歼敌 达日阿赤--镇压

巴特尔--英雄 莫日根--古指箭法高超,现指知识渊博

反映兽类的名字 阿日斯兰--雄狮 扎那--大象

伊日毕斯--金钱豹 孛日帖赤那--苍狼

查干巴日--白虎 哈日巴日--黑虎 呼和巴日--青虎

乌兰巴日--红虎 希日巴日--黄虎 阿拉格巴日--斑虎

额日敦巴日--神虎 斯钦巴日--智虎 尼斯格巴日--飞虎

苏日勒和克巴日--威虎

反映飞禽名称

嘎鲁--雁 绍布--鸟 嘎尔迪--鹏 那钦--鹘矪

双乎日--海青 博日格德--雕 哈日查盖--鹰

海日古--雀鹰

以兵器名称命名

俄日敦斡齐尔--神杵 吉达--长矛 伊勒德--战刀

色勒莫--利剑 斯热--* 斯日波--戟

阿拉坦胡雅克--金甲 蒙根都拉克--银盔

祝福子女满堂

吉勒德勒格日--藤蔓遍地 浩特牢都仍--儿女满堂

乌日珠占--子女密集 苏日格--成群 明安温都斯--千根

图门乌热--万果 布仁楚古拉--全聚

旧社会缺乏医疗条件婴幼儿多有夭折,有人认为是鬼神缠绕,为了蒙蔽妖灵的耳目,故意为子女取些寒酸卑微的名字。

毛伊西格--不健壮的山羊羔 哈日陶高--黑铁锅

席日勾力格--黄狗仔 努桑哈--邋遢

特日毕西--那不是(儿) 毛伊罕--丑丫头

哈日瑙海--黑狗 浩吉格日--秃头 胡勒根--阿鼠

渴望早得贵子

俄日特夫--早得子 胡日敦夫--快来子

都达古拉--领弟 夫达古拉--跟弟 扎拉嘎夫--连小

夫伊热--来小 扎日夫--麝香芳子 三丹夫--紫檀美男

格根夫--秀男 布仁夫--全小

直呼容貌特征

格杜--凸枕骨 海勒金--大额帘 高吉格日--长脸盘

满塔格日--小圆脸 德勒德格日--竖耳 哈布其克--扁头

翁和日--凹脸 波勒特和日--凸目 查干夫--白小子

哈日伊罕--黑妞

以数字命名

吉仁台--花甲祺临 达兰台--耆逢祥瑞

奈音台--耋来根深 伊仁台--耄年大全

昭那斯图--喜逢百春 明安乌勒吉--千秋祥瑞

图门宝音--万寿万福 宝门巴雅尔--十万大寿

反映自然景物

胡日乌斯--雨水 阿如温查斯--瑞雪 阿日善--圣水

木仁--江流 塔拉--平原 波日特--绿洲 哈达--山峰

树海--森林

以植物名称命名

那日苏--松 麦拉斯--柏 阿嘎如--刺柏 三丹--檀香

阿尔其--香柏 查日斯--柞 森敦--文冠果

乌扬嘎--梧桐

以器具名称命名

托雷--镜子 安吉斯--耕犁 特日格--车辆 巴根--桩子

苏赫--斧头 图兀勒布日--铳子 嘎达斯--钉楔

寄托喜寿康宁

清格勒--康宁 阿木尔--安适 吉日格勒--幸福

恩和--太平 门德--泰宁 阿木古郎--安居 蒙克--永生

马西巴雅尔--大喜 乌恩巴雅尔--真喜

才音巴雅尔--最佳之喜 德格都巴雅尔--最高之喜

明安巴雅尔--千喜 图门巴雅尔--万喜

布仁巴雅尔--全喜 浩特劳巴雅尔--阖家欢乐

蒙克巴雅尔--喜庆永存 那森巴雅尔--喜伴终生

期望福禄财广

宝音--福 巴彦--富 阿希格--利 贺希格--禄

俄日敦--宝 阿拉塔--黄金 巴彦尼木夫--富增

俄德俄勒布克--财广 巴彦德勒黑--富满大地

俄日敦达来--珠宝如海

祝愿吉祥长寿

俄斯日格--迎吉逢祥,幸运 欧格德--事顺如意,畅达 才恩吉雅--福命善果,好缘 昭那木日--岁岁丰登,百秋 浩特劳布仁--阖家大全,人旺 乌和勒乌贵--不遇夭折

阿由勒杰拉--祸离殃移 乌勒吉德勒格日--吉祥飞腾

那森德勒格日--寿昌延年 宝音德勒格日--富增福绵

俄日敦德勒格日--珠宝满廷 斡云德勒格日--聪慧兴扬

名扬荣华

阿拉达日图--名远 嘎必雅图--鸿勋 才希雅勒--赞嘉

马嘎塔勒--颂扬 俄日和木--华贵 格日勒图--光烨

萨楚日勒--放光 巴达荣贵--光远

表达人格理想

阿斯根--正直 萨那才恩--善良 其格其--忠贞

乌恩奇--真诚 德格希--秉正 吉日木图--崇义

希都日古--忠厚 伊特格勒--崇信

高勒奇--公正 阿其勒图--敬祖

期望坚实刚毅

巴图坚实--牢固 哈图质硬--坚强 帖木日巨日赫--刚毅

哈丹昭日格--志坚 呼其图--力强 帖木日布赫--如铁之硬

布哈斯赫--如玉之钢 布赫温都斯--根固

巴图布赫--坚而牢固 斯钦布赫--睿智刚毅

伊德日布赫--坚实力强 那森布赫--体健康寿

追求聪明才智

俄日德木图--学识渊博 斯日古棱--才思敏捷

莫日根--聪颖睿达 古温毕勒格--渊韬

奥云达来--海慧 斯钦都日--智盈

格根--明皓 胡日查--敏捷

仰慕农牧业生产职业

厚德夫--山庄之子 马拉沁夫--牧夫 塔日阿沁夫--农夫

昂沁夫--猎夫 阿都沁夫--马工

乌合日沁夫--牛工 特默沁夫--驼工 浩尼沁夫--羊工

以时辰节令命名

西尼尼根--初一 阿日板塔本--十五 查干萨日--正月

航新--清明 呼和哈布日--新春

巴彦那木日--丰秋 格格日乐--静晨 乌迪毛日--午马

以星辰命名

潮洛门--黎明星 格日勒特敖都--景星 阿拉坦敖都--金星 宝迪--水星

阿拉坦嘎达斯--北辰 马日拉--三星 西呼日敖都--华盖

道伦敖都--七纬

女人的名字

其其格--花卉 阿拉坦那木其--金叶 蒙根木其日--银苞

乌尤--绿松石 曹布德--珍珠 旭仁和勒和--珊瑚串

珠兰其其格--灯芭 哈斯其其格--玉珏 翁根其其格--丽英 阿纳日--石榴 满达日娃--牡丹 吉布楚和--灵雀

乌仁哈沁--鸳鸯 宝勒根苏勒--锦貂尾

陶格森欧德--孔雀翎 陶如格--彩缎 欧格登--锦绒

娜仁托雅--彩霞 萨仁格日乐--如月

乌伦珠日格--彩云 曹布丹高娃--丽珠 旭日高娃--美珊

哈斯高娃--琼玉 奥敦高娃--熠星 索隆高娃--彩虹

突厥语 白嘎拉-资源丰富的水面

斡哥岱-聪慧

塔娜-珍珠 俄日敦塔娜-宝珠 奥云塔娜-珍珠般美丽聪智 胡塔嘎-吉祥 乌力吉胡塔嘎-多祥

藏语 扎布苏-大海 日阿西-吉祥

永日布-成功 旺其格-权柄 日阿亦玛-淑贤

巴拉姆-祥娥 莫格德-花朵 瑙日布-瑰宝

梵语

阿迪亚-太阳 素木普日-崇山 前德木尼-如意之宝

阿吉奈-骏马 巴达玛日阿格-红宝石 斡其尔-一种兵器

巴达玛-莲花 乌德巴勒-牡丹

阿拉伯语

保罗尔-水晶石

阿拉木斯-金刚石

满语 胡图荣嘎-福来 肖生嘎-恩泽 俄勒登格-光明

阿兴嘎-利广 苏庆嘎-褒奖 哈丰阿-学识渊博

花兴阿-成长 德兴嘎-上进

汉语 金小 菊花 铁柱 秀英 金祥 荷叶 红梅 白菊 爱国 利民 海涛

混合语言

萨纳嘎日布-思想纯洁 乌勒吉玛-祥妮 钢包劳-志强

哈斯塔娜-玉珍 仓都仍-满仓

西金满达-大兴佛法 阿拉木斯朝鲁-命强志坚

巴拉根仓-趣味宝库

一意与多意

阿古拉-山 达来-海 乌勒吉-吉祥 阿斯根-正直

俄日敦朝鲁-宝石 好斯巴雅尔-双喜

嘎拉仓巴拉丹扎木苏-命强志远宏海

现代意义的名字

浩必斯高勒图-革命者

俄日赫德格西-权利平等 齐鲁格勒-解放

尼格木吉如莫-社会主义 马辛其勒-机械化

纳民夫-党的儿子 乌兰托雅-曙光

腾格尔-苍天 奥日其楞-宇宙 阿斯尔-苍穹

好如娃-世界 塔板唐格斯-五洋 道伦梯布-七洲

阿斯亚-亚细亚 多日纳-东方 海日罕-崇岳

杭盖-茂林 呼和德勒黑-春野 乌吉斯古楞-瑰景

萨日古勒-敞亮 其勒格日-绿洲 阿古达木-宽阔

特日格勒-望日 伊勒其-热力 奥日格乐-顶峰

萨其荣贵-闪灼炫赫 其格勒-深渊

伊日古-幽雅 其勒莫格-明朗 奥扬嘎-风韵

新其勒-革新 博特格其-创建

乌斯哈拉-清秀 南迪-希珍 阿日衮-廉洁

乌尼日-芬芳 图勒古日-擎柱 好秀其-先锋 阿如罕-俊杰 乌日格-使命 齐日迈-努力 厚格吉夫-发展

特木其夫-拼搏 德格吉日夫-兴腾 达布希勒图-跃进

格亦古勒-展腾 德布希夫-上进 才吉日夫-奋强

五、蒙古族有什么姓氏?

1.蒙古部落及姓氏

内蒙卓素图盟土默特右旗, 从最初蒙民占绝大多数, 到后来关内汉人移民日益增多, 逐渐形成蒙汉杂居, 直至形成从总体上汉族人口占多数的局面。这种历史的演变在不同民族相交错的区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历史原因的这种蒙汉民族的融合, 逐渐使蒙古族所特有的姓氏与汉族的姓氏相融合, 并以汉字为载体, 从而成为中国姓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象汉族的姓最早以国名, 城池名, 地域名, 先人字号, 官职等为姓一样,。蒙古族也是以部落名, 部落首长名, 地域名等,并按等级划分出不同的姓氏。如正统的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博尔吉锦氏姓宝,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台吉待遇。正统的元重臣扎勒玛所属的乌利扬罕部姓乌,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塔布囊待遇。而因各种原因被视为非正统的人则不能用宝姓和乌姓,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况。改取汉名主要是便于与汉人和外界交往, 同时还有传统的蒙古名在本民族内使用。

1836年, 即清道光16年曾发布严禁蒙古人取用汉名的规定, 但也没有也不可能真正的施行下去。因此,值得说明的是,蒙古人所用的汉字姓与百家姓中的姓及其渊源是不同的两回事。如:蒙古族姓中的“宝”姓就不在百家姓中。因此,人们所说的百家姓不是整个中国民族的姓氏全集,而是汉民族,或者说是汉民族被融合后的不完整的百家姓而已。蒙古族的汉字姓和百家姓中解释的含义完全是两回事。

2.部落与姓氏关系

蒙古族人的姓是和部落名, 部落首长名, 地域名等有密切关系,在宗室家族发展演变过程中姓也有所变化,有的按等级或类别又划分出不同的姓氏。如: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部落博尔吉锦氏姓宝,清朝时大部分均有官职,无官职的也奉台吉待遇,元重臣扎勒玛所属的乌利扬罕部姓乌,清朝及清以前其历代后裔非官员者均奉塔布囊待遇。相当于宝姓的台吉待遇。宝,乌二姓是蒙古族最高贵的姓,历来如此。因而因各种原因,如犯罪,破落,或受排挤等不再相配的人被视为非正统的人则不能再用宝姓和乌姓,但这些人为纪念自己的姓,往往在改称它姓时用其同音字,如把宝改成鲍,包等。其他部落的蒙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况。还有赐姓的作法,对多年在一起的外姓人或奴隶表现好的可以赐姓。多数情况是和部落名,首长名,地域名第一个音有关。

下表列出部分部落与姓氏关系:

----博尔吉锦氏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博尔--取近音“宝” 清朝时无官者奉台吉待遇

---- 兀良哈部 成吉思汗的功臣扎勒玛所属的部落, 数皇亲,兀---取同音“乌” 清朝时奉塔布囊待遇, 相当于宝姓台吉

----兀济业特部 据说成吉思汗的一支早期著名部落 兀---取同音“吴”

----其木得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其---取近音“陈”

----白仞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白---取同音“白” 白---蒙语察干的察的近音“常”

----白如大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白---取同音“白”白---蒙语察干的察的近音“常”

----来哈德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来---取同音“赖”

-----杭木顿部 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杭---取同音“杭” 杭---取近音“韩”

-----林日如大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林---取近音“李”

-----西林特德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西---取同音“席”

-----包路处大部东迁时带来的蒙古部落 佟姓

上是指朝阳地区的情况,在其他地域,也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如:

喀喇沁旗——(校注蒙古纪闻)

博罕岱氏-------------------------------(今姓杨)

莽努特氏-------------------------------(今姓何)

齐默特氏--------------------------------(今姓陈)

札哈齐特氏----------------------------- (今姓于)

新楚特氏-------------------------------- (今姓章)

额勒图特氏----------------------------- (今姓白)

博鲁特氏-------------------------------- (今姓陈,也有姓李)

哈尔努特氏--------------------------- --(今姓韩)

札拉楚特氏------------------------------(今姓陶姓秦)

兀良哈氏---------------------------------(今姓乌)

博尔吉锦氏------------------------------(今姓鲍)

以上均为大族

土默特左旗(阜新) 吴姓蒙古人很多

塔布囊-------------------------------------皇亲吴姓家族

六、蒙古族八大姓氏是什么?

蒙古八大姓氏乞颜,齐,祁,陈,秦,纳古斯,那,肖德。蒙古族姓氏,20世纪以来中国蒙古族逐渐取汉译姓氏,蒙古国则于1997年制定了取姓法,规定蒙古国民要选取历史人物或祖先的名号作为姓氏。

蒙古族的汉姓来源主要有四种,以部落名称为姓,以氏族名称为姓,以祖先名字为姓,直接取汉译姓氏为姓。

蒙古姓氏的由来

蒙古族汉语姓一般采用同音,译音,自选三种方式产生。同音是选蒙古姓某一音节固译音是将蒙古姓译成汉语,用其一字做汉语姓,还有一种是选字,如翁牛特,他们认为翁牛特是高门属民,因而汉语姓高。

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不方便,因而不同地区的同一族人未来得及商量,因而同一蒙古姓可能在不同地区出现不同汉语姓。如乞颜,现用汉姓齐,祁,秦,陈,乔,綦,孛尔只斤取博尔近音,现用汉姓为宝,包,鲍,博,奇,罗,波,久居内地的孛儿只斤氏多以陆,王,梁等汉字表述。

兀梁哈,现用汉姓乌,邬,伍,吴,于,梁,魏,巴雅兀惕,现用汉姓俞,白,富,察哈尔,现用汉姓常,张,白,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