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衔是怎样划分的?
自从1955年解放军首次举行大授衔以来,军衔成为军人荣誉、职务、资历、贡献的一种体现形式
目前,我人民军队的军衔分为两大板块,一种是军官军衔,一种是士兵军衔。
军官军衔分为三等十级,分别是: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兵军衔又分为两等九级,分别是:
义务兵:列兵、上等兵
志愿兵: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以上就是我军士兵和军官的军衔资历级别,当遇到一位军人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识别军衔,来判断该军人属于哪一个级别,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识别一个军人的军衔呢?
新兵:列兵军衔
列兵:肩章上只有一道拐。通常,新兵参军入伍在集中训练三个月后,就会被授予列兵军衔,列兵军衔只在服现役第一年佩戴,属于军人中最低的一级。
上等兵:肩章上有两道拐。新兵第一年服役完成后,转入第二年服役时,加一道拐,表示是老兵。
下士:肩章上有一道拐加双枪。义务兵两年服役期满后,如果继续留队服役,就要升级为志愿兵,统称“士官”,下士是三年服役时间,下士服役结束后,有5年兵龄。
中士:肩章上有一道粗拐加双枪。下士服役期满后,如果继续留队服役,就要晋升为中士军衔,服役时间又是3年,中士服役结束后,共有8年兵龄。
上士:肩章上有一道细拐和一道粗拐加双枪。中士服役期满后,如果继续留队服役,就要晋升为上士军衔,服役时间为4年,上士服役结束后,共有12年兵龄。
四级军士长:肩章上有两道粗拐加双枪。上士服役期满后,若继续留队服役,就要晋升为四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时间为4年,四级军士长服役结束后,共有16年兵龄。
三级军士长:肩章上有一道细拐和两道粗拐加双枪。四级军士长服役期满后,若继续留队服役,就要晋升为三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时间为4年,三级军士长服役结束后,共有20年兵龄。
二级军士长:肩章上有三道粗拐加双枪。三级军士长服役期满后,若继续留队服役,就要晋升为二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时间为4年,二级军士长服役结束后,共有24年兵龄。
一级军士长:兵王(中间)
一级军士长:肩章上有一道细拐和三道粗拐加双枪。二级军士长服役期满后,若继续留队服役,就要晋升为一级军士长军衔,服役时间为4年,一级军士长服役结束后,共有28年兵龄。
一级军士长就是我们常说的兵王,在全军中都是屈指可数的,比将军数量都少,可谓是士兵中的宝贝。
一级军士长服役完成后,基本就退休了,他已经到了士兵服役的最高年限。
在了解了士兵军衔后,接下来就是识别军官军衔。
学员:肩章上只有一道杠。通常是士兵在军校学习期间佩的军衔,这类士兵是人民军队的准军官。
少尉:肩章上一道杠加一颗星,俗称“一杠一”,这类军官通常是基层部队排长级军官,不过现实中,一般很少佩戴少尉军衔。
分别是少尉、中尉、上尉军衔
中尉:肩章上一道杠加两颗星,俗称“一杠二”,这是正排级或副连级军官,在作战部队通常是排长或副连长职务。
上尉:肩章上一道杠加三颗星,俗称“一杠三”,这是正连级军官的标配。
少校:肩章上两道杠,两杠中间有一颗星,俗称“两杠一”,这是正营级或副营级军官的标配,通常担任营长或副营长职务。
中校:肩章上两道杠,两杠中间有两颗星,俗称“两杠二”,是副团级军官的标配,通常担任副团长、团参谋长、副政委职务。
上校:肩章上两道杠,两杠中间有三颗星,俗称“两杠三”,是正团级军官的标配,通常担任团长、政委职务。当然,若资历章是副师级,还佩戴上校军衔,说明是高配军官,升职了。
大校军衔
大校:肩章上两道杠,两杠中间有四颗星,俗称“两杠四”,是正师级或副师级军官,通常担任师长级别的职务。
从校官晋升到将官,不太容易,除非特别出类拔萃,有很过硬的军事技能、合格的政治素养才可能会升职。将官的军衔和校官、尉官军衔有很大的不同。
少将:肩章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一颗金色星徽。俗称“光板一”,是正军级或副军级的标配,通常担任军长、副军长这类军级职务。
中将:肩章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二颗金色星徽。俗称“光板二”,是副战区级军官的标配,也有少量战区级军官配置,通常担任战区副司令职务;若是战区司令,则是军官职级升职,军衔还未提升。
上将:军衔
上将:肩章上缀有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俗称“光板三”,是正战区级、军委级将军的标配,通常担任战区主官职务,以及军委委员以上职务。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军军官和士兵共19级,他们的军衔都有特定的职级标配,也很好识别,当遇到一位军人时,直接看他的军衔,就知道他处于什么级别。
二、中国军队军衔,从小到大排是什么?
中国军队军衔,从小到大排序如下:
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一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二等二级);正、副、准兵团级(三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军级(四等一、二、三级);
正、副、准师级(五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团级(六等一、二、三级);正、副营级(七等一、二级);正、副连级(八等一、二级);正、副排级(九等一、二级);正、副班级(十等一、二级);战士级(十一等)。
“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
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
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
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三、军队的军衔大小从高到低分别是什么?
我军目前实行的军衔制,不同于上述三种类型。我军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共设三等十级:
将官三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四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
我军新军衔制与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
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
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
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
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军衔有元帅和准将,我军军衔制在相应的位置上是一级上将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而西方国家的元帅平时基本不用)。我军平时最高军衔为上将,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军的大校和朝鲜一样主要是为师职干部设的。由于我军师职干部数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将,将官数量过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则显得偏低;如设准将军衔,将官数量更多,因此设置大校衔。这样,我军的编制军衔就比较特殊,尉官对应连、排军官,这一点与其他几种类型军衔制样;而将官对应军以上军官,校官对应师、团、营军官,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
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
3
四、军衔的肩章怎样排名级别的大小?
中国军衔级别排行(由高到低):
上将(麦穗加三个星)
中将(麦穗加两个星)
少将(麦穗加一个星)
大校(两杠四星)
上校(两杠三星)
中校(两杠二星)
中校(两杠二星)
少校(两杠一星)
上尉(一杠三星)
上尉(一杠三星)
中尉 (一杠二星)
少尉(一杠一星)
六级士官(三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五级士官(一细二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四级士官(二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三级士官(一细一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二级士官(一粗折杠加一颗符号)
一级士官(一细折杠加一颗符号)
上等兵 (二折杠)
列兵 (一折杠)
按照军衔区别军人等级的制度。军衔制产生于15-16世纪的西欧国家,到17-18世纪,相继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在现代,军衔制成为世界上大多国家军队的重要制度之一。实行军衔制,有利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有利于诸兵种协同作战,也便于国际交往。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1965年取消,1988年起,实行新的军衔制。2010年进行了修改,主要调整了士官军衔。
军衔制是按照军衔区别军人等级的制度。军衔制产生于15-16世纪的西欧国家,到17-18世纪,相继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在现代,军衔制成为世界上大多国家军队的重要制度之一。
实行军衔制,有利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有利于诸兵种协同作战,也便于国际交往。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5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1965年取消,1988年起,实行新的军衔制。2010年进行了修改,主要调整了士官军衔。
扩展资料:
军衔是可以晋级的,军衔晋级亦称军衔晋升,指提高军人军衔的等级。“晋”字在古汉语里是“进” 的意思,故升到较高层次称为晋级。
军衔的要求
各国对军衔晋级的内容规范,通常包括 三个方面:
一、晋级的期限规定
二、晋级的条件规定
三、晋级批准权限
晋级期限,将官一般不作具体要求,校官和尉官晋级各国都有衔龄 的要求,但期限长短很不一致。如少尉晋中尉的期限,短的规定 1年,长的 规定 3年,一年半、两年的都有;再如上尉晋少校,短的规定 4年,长的规 定 7年,5年、6年的都有。
晋升年限的含义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只是对衔龄 的“下限”要求,即不满规定的晋升年限不得晋升,当期满后因为其他条件 不具备而未能晋升的,仍可在原来的衔位上继续服役,如日本的少尉有的可 以服役至 53岁退休。
而有的国家规定的晋升年限,则既是对衔龄的“下限” 要求,同时也兼有“上限”的作用,如美军规定,军官的正式军衔必须是满 晋升期限后才能提请“晋升委员会”审议晋升,但经两次审议仍未能获得多 数票通过时,即应在 30天内强制退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军衔制
五、军人臂章表示的等级分别是什么
1、臂章(shoulder patch)是警察、军人及个别职业等佩带在外衣衣袖上臂部位,表示身份、勤务等信息的标志。
2、肩章才有区分军衔,而臂章不能区分,常见的如“两杠一星”是肩章上的衔级。
一、军衔
(2009年后)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列兵。
军官军衔对应肩章从低到高是:
尉官: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二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
将官:金色橄榄枝加一颗金星,少将;金色橄榄枝加二颗金星,中将;金色橄榄枝加三颗金星,上将。
二、等级
1、军衔分为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类。一般称军衔是指永久军衔。永久军衔又分军官军衔与士兵军衔两大类。 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2、兵可以分为列兵(二等兵)、上等兵(一等兵)等几级。在中国,21世纪初开始,义务兵服役期为两年,第一年为列兵,第二年为上等兵。
3、士官一般由拥有专业技术者担任或从资深士兵中选出,各国把士官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军士长(或称士官长)等。
4、尉官是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后随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逐渐转为区分初级军官军衔等级的称号。世界上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设有尉官军衔。多数国家分为上尉、中尉、少尉,有的国家还有准尉和大尉。
5、校官是中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世界各地的军衔等级中均设有校官军衔,多数国家分上校,中校,少校,有的国家还有大校。
6、将官又称为将军,是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始于16世纪的法国军队。后来,将官军衔逐渐被大多数国家采用。一般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7、元帅是许多国家的最高军衔。
三、意义
军衔代表军人级别,它将军人的荣誉称号、待遇水平和职务因素融为一体, 兼有增强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诸军兵种之间指挥、管理和保障的协同,及便于进行国际交往的作用。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研究员、军衔研究专家徐平认为,军衔制可以明确军中指挥关系、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扩展资料:
现役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3、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4、军事、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2)正战区职:上将、中将;
(3)副战区职:中将、少将;
(4)正军职:少将、中将;
(5)副军职:少将、大校;
(6)正师职:大校、少将;
(7)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8)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9)副团职:中校、少校;
(10)正营职:少校、中校;
(11)副营职:上尉、少校;
(12)正连职:上尉、中尉;
(13)副连职:中尉、上尉;
(14)排职:少尉、中尉。
5、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
(2)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
(3)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