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是多少 一尺等于多少寸

1、1尺等于10寸,1寸约合3.33公分(厘米)

2、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现代三尺等于一米),英国有“英尺”。有时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

3、有时把像尺的东西也叫做“尺”例如:铁~(古代侠客用来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场所或教育机构用来体罚学员使之更加虔诚刻苦的器械)。

4、“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韩国用来表示亲属之间关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间的关系。

5、香港法例沿用古制(1寸=3.33厘米),但此单位香港已几乎无人使用,而只会用“英寸”(1英寸=2.54厘米)和“厘米”。“寸”通常代指“英寸”。

一尺有几米?

因为1米=3尺,所以1尺=1÷3=0333333米=3333333厘米(cm)。尺是古今都有的,是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

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扩展资料:

一尺为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也作为量词,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

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南朝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张衡浑天仪。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测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观星台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长24.525厘米, 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在1300 多年间,量天尺尺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日常用尺,则历朝趋向变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度量衡

一米等于几尺?一尺等于几寸?

一米等于3尺,一尺等于10寸。米,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可用来衡量长、宽、高。尺,是一种长度单位,中国叫市尺,英国有英尺。有时我们也把测量长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钢尺。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韩国用来表示亲属之间关系的多少,如1寸表示直系2代人之间的关系。

一米等于几尺?一尺等于几寸

1米=3尺 1尺=10寸 1米=30寸

扩展资料

汉代一尺等于23.1厘米,魏晋一尺等于24.12厘米,隋唐一尺等于26.7厘米,而宋元一尺等于30.72厘米。远古时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时,一尺约23.1cm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一寸等于1/30米.